日前,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唐山市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條例》于2020年7月3日唐山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通過,經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于2020年9月24日批準,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條例》是一部關于促進我市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的地方性法規。據了解,目前,我市共有煤礦、水泥、鐵路和其他各大門類工業遺產27處。
據悉,新制定出臺的《唐山市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條例》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市關于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的決策部署,共六章三十六條。主要包括總則、調查與認定、保護管理、利用發展、法律責任和附則等。內容涵蓋了工業遺產的概念、保護與利用原則、管理體制、認定標準和認定程序、工業遺產利用等方面。《條例》明確規定,市人民政府應當把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作為推動本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及產業模式,推動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文化保護傳承、產業創新發展、城市功能提升協同互進,打造一批集城市記憶、知識傳播、創意文化、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生活秀帶”;支持利用工業遺產資源,開發具有生產流程體驗、歷史人文與科普教育、特色產品推廣等功能的工業旅游項目,打造具有地域和行業特色的工業旅游線路;鼓勵利用工業遺產資源,建設工業文化產業園區、特色小鎮(街區)、創新創業基地等。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工業遺產保護工作,2018年3月出臺了《關于保護城市工業遺存、利用老舊廠房拓展文化空間的指導意見》。與此同時,開灤唐山礦、啟新水泥廠(2018年11月,第二批)和開灤趙各莊礦(2019年12月,第三批)先后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并公布為“國家工業遺產”。開灤煤礦、唐山鐵路遺址、灤河鐵橋、啟新水泥公司、唐胥鐵路修理廠、唐山磁廠被中國科協納入“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2018年1月,第一批)。據統計,全市確定共有煤礦、水泥、鐵路和其他各大門類工業遺產27處,已經列入文物保護范圍,還有眾多的工業遺產雖然不構成文物,但也具有一定保護利用價值。《條例》的實施,是我市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將“工業銹帶”變成“生活秀帶”重要講話精神的務實舉措,對于深度挖掘唐山工業遺產的內在價值,更好地展示唐山工業文明,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及產業模式,具有重要意義。《條例》的實施,標志著唐山以法治的方式保護和利用工業遺產、延續城市工業的記憶鏈條將邁入新階段。
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