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務收入195.15億元,同比增長43.54%;營業利潤26.01億元,同比增長67.94%;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22.29億元,同比增長61.70%;攤薄每股收益1.08元。
強者恒強,上半年業績亮麗。公司是國內老牌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在起重機、路面機械、鏟運機械等領域一直保持國內第一。報告期內,公司起重機、鏟運機械、路面機械、混凝土機械、消防車及配件均實現了高速增長,增速均顯著高于行業平均。同時,在人工成本和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的情況下,公司綜合毛利率同比上升了0.5個百分點。公司毛利率有所提升的主要原因為:一是公司加強內部管理,運營效率得到提升;二是一體化采購規模優勢得以發揮以及零配件體系打造基本完成,形成了協同效應;三是公司產品結構有所改善。
出口將成為重要增長點。上半年,公司出口表現好于預期:截至到6月中旬,公司的出口訂單金額已達到10億美元,為去年全年出口額的3倍以上。6月17日,公司公告簽署48.42億元金額的出口合同。公司出口展現出強勁增長的勢頭,海外擴張戰略初見成效。我們認為,出口將是公司未來重要的增長點:1)海外廣闊的市場將有有助于平滑國內經濟周期的波動和消化過剩產能;2)公司已經具備了在國際市場競爭的實力,產品在性價比方面已經具備優勢。
行業景氣回落,龍頭企業將勝出。工程機械作為強周期行業,市場開始擔心行業景氣回落。但綜合考慮我國城鎮化進程以及即將推出的水利水電建設和保障房,我們相對樂觀,認為即便是景氣回落也將是一個相對較為平緩的過程,預計全年工程機械行業仍有望保持20-25%的增速。目前行業突出的問題不是需求端,而是供給端。廠商大舉產能擴張后導致產能過剩問題,激烈競爭不可避免。我們預計工程機械上市公司將業績將出現分化,具有規模經濟和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將最終勝出。徐工作為工程機械老牌龍頭企業,公司品牌技術、資金規模、零配件配套、服務網絡和國際化布局均處于市場優勢地位,有望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1-2013年的EPS分別為2元、2.63元和3.24元,按照8月11日的收盤價21.31元計算,對應的動態PE分別為11倍、8倍和7倍,維持公司“買入”的投資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