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傳統制造企業的日子不好過。作為中國制造最強勁的“鼓吹者”,博鰲亞洲論壇前秘書長龍永圖昨天現身西子湖畔,他表示,中國不應該因被稱為世界工廠而感到羞愧。“如果我們真要放棄制造業,包括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將犯下歷史性錯誤。”同時,他對新興產業的發展路徑也進行了解疑釋惑。
龍永圖應邀出席的是“杭州與世界:新興產業發展與合作論壇”。該論壇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全球十多位新興產業領軍企業CEO和浙江企業家零距離接觸,分享企業在新興產業發展經驗。
新興產業熱盲目投資重復建設是大忌
近年來,新興產業、升級轉型是熱詞,浙江不少民營企業早在2005年也陸續開展了向新興產業的轉型,但究竟何為新興產業,向何處轉型,很多企業還有本“糊涂賬”。
“中小企業轉型成功率為啥低?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新興產業。現在很多認識都或多或少存在偏差。”龍永圖直切要害。他說,最近全國都在大談戰略性新興產業,把搞新興產業當成一種時髦,一窩蜂地上馬,這樣做的做法肯定會造成產業過剩,資源浪費。“任何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都必須有一個上下完整的產業鏈支撐,首先離不開傳統產業。”
近期國家發改委對全國24個省、市、區信息產業的布局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有超過90%地區選擇發展新能源、新材料作為新興產業的支柱產業;80%的地區選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新興產業;有一半以上地區選擇新能源汽車。為了發展這些所謂新興產業,各地紛紛規劃產業基地,全國共有27個省、市、區的100多個城市在打造新能源基地,相關的產出還不到一半。
這個報告引起了龍永圖的注意和擔憂。“這樣可能會造成發展新興產業不顧自身的基礎,出現一些結構性的、潛在性的、長期性的產業過剩的局面。”龍永圖表示,當然他并不否認發展新興產業,而是著重提醒在發展新興產業時要量力而行。在新興產業領域,國外企業所獲得的專利和所積累的經驗已遠早于我們,很多核心技術其實都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上。“國內新興產業發展還處于摸索階段更多的是取經,而不是盲目投資。”
浙江的情況也類似。以LED照明領域為例,到2010年9月,浙江從最初LED照明燈企業16家快速增長到180家左右,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幾乎所有企業都希望分一杯羮。由于缺乏對此行業的認識與研發,大部分進入LED照明企業所生產的都是低端產品,最終導致產能過剩,企業遭遇困難,只有少量企業真正轉型成功。
中小企業融資難應多多發展中小銀行
中國傳統制造企業在熬過了金融危機后,并沒有過上輕松的日子。今年以來,用電受限、用工不足、銀行貸款難、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讓浙江制造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一些資金緊缺的中小企業無奈走入高利貸的圈套。如何緩解中小企業當前棘手的資金困局?
“必須放開銀行金融壟斷,進行結構性調整,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龍永圖表示,目前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高達20%以上,而大部分國有企業融資成本不到5%,資源分配不均衡在融資環節就埋下了種子。因此,必須打破中國當前銀行的固有格局,使得更多的中小銀行能夠進入其中。比如美國有8000多家銀行,總資產占整個銀行的36%,中國最大的十家國有商業銀行的總資產超過70%,再加上十幾個股份銀行,占到93%以上。而真正服務小微企業的小型銀行,僅占7%。
“因此,要真正解決中小企業發展方面的融資問題,必須在金融環境、金融體制方面找突破口,讓中小銀行快速發展。只有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解決了,才能確保新興產業創新創業等后續問題。”
另外,龍永圖還呼吁,政府應考慮在稅收政策方面給予勞動制造業傾斜。“過去講利潤大戶,現在應該倡導就業大戶,對就業多的企業應該給予一些免稅指標。如果政府政策上不給予這些成本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的企業傾斜,勢必造成很多搞制造業的企業主丟掉制造業,因為他們不可能憑他們的道德或對制造業的熱愛來堅守,利潤還是一個非常大的引誘。”龍永圖表示,在這方面進行必要的政策調整應該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否則可能會重蹈美國金融危機的覆轍。
“如果我們不能夠形成一個中小企業平等競爭的環節,我們就不可能有中國新興產業技術的發展,光靠一些大的企業進行科技創新不可能惠及整個經濟,不可能惠及中國經濟最重要的目標是民生和就業,發展新興產業的核心元素是政策。”龍永圖所謂的政策,就是政府要創造公平競爭的氛圍和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