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清晨,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WTB)的鍛造車間門廳彩旗飄揚,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每個WTB人都神采飛揚,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因為就在這一天,WTB引進的國家級重點戰略裝備——3.5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將舉行投產啟動儀式。
在這一天,一百余位中外電站裝備業、航空工業和鍛造行業的領導、專家,以及中外客戶朋友齊聚WTB新工廠,中國科學院曹春曉、劉大響院士、原機械工業部陸燕蓀部長、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黃迪南總裁、中國鍛壓協會張金、韓木林秘書長等也應邀出席,共同見證這臺戰略裝備的正式投產。這不僅是國家和行業的一件盛事,也是WTB的一個歷史性時刻。3.5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的成功投產,為WTB開拓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標志其向成為核心及關鍵零部件供應商的戰略目標,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引進3萬噸級螺旋壓力機 ——WTB戰略轉型的慎重選擇 作為一家有三十多年發展歷史的電站葉片專業化制造企業,多年積累的工藝、裝備優勢,使WTB已成為國內乃至全球領域的葉片供應商。公司目前在電站大型渦輪葉片國內市場上的綜合占有率達70%以上,年產各類電站葉片30萬片以上,已具備百萬等級超超臨界汽輪機、百萬核電機組大葉片的工藝開發及制造能力,并承建“國家能源大型渦輪葉片研發中心”;上海電氣、哈爾濱電氣、東方電氣以及GE、SIEMENS、TOSHIBA、ALSTOM、MITSUBISHI等著名電氣公司都是WTB的戰略供應商。
從2006年起,基于對國家能源和航空工業戰略發展的響應,通過對電站裝備和航空鍛造產業的深入分析、調研,WTB初步確立了推動傳統火電業務升級、大力發展核電業務,并向航空航天軍工領域拓展的轉型戰略。
為推動這一戰略的實施,WTB自2007年開始規劃3萬噸級螺旋壓力機的投資建設,以滿足核電超大葉片和航空鍛件的市場需求;并在“葉片專業化制造”之外,著力發展“以航空產業為主導的鍛壓專業化制造”能力,形成“電站葉片和航空鍛造”兩個專業化共同發展的新模式,打造核心優勢,致力于成為全球一流的葉片專業化制造企業和國內優秀的航空鍛造專業化企業。
引進這臺壓力機的過程,被WTB人稱為“逐夢之旅”,從選型論證,到采購招標,再到生產運輸安裝,3.5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建設項目歷時近四年,其間充滿了艱辛與挑戰,也承載了WTB人的夢想和希望。公司先后組織了兩次由電站和航空行業專家參加的戰略發展和關鍵設備選型專家咨詢會,多次開展鍛壓技術發展調研活動,有超過30家單位的60多位學者、專家參與,幫助WTB不斷優化、完善戰略發展規劃方案;WTB考察小組也多次赴德國、奧地利等地考察調研設備供應商。最終選擇了SMSMeer公司的SPK22400新型離合器式螺旋壓力機以及相應輔助配套設備,并于20008年8月正式簽訂了引進合同。
3.5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包含基座在內總重量5800噸,其中單體零件最大重量達340噸,有近10個單體零件重量超過100噸。德國SMSMEER公司專家、WTB項目組和相關人員,中機五建公司安裝人員近百人參與了設備工程建設項目。
從自2010年10月8日壓力機第一批零部件進場,到2011年5月31日試鍛產品,歷時236天。壓力機建設歷經設備大件運輸、吊裝,307噸重工作臺、345噸重橫梁等特大件的精確吊裝就位,590噸重的飛輪離合器組裝,電氣系統、液壓系統的調試等關鍵節點;在安裝中解決了專用工具制造,345噸重橫梁翻身,整體框架安裝后和加載預應力激光測量等技術難題。從5月31日試鍛產品到正式投產僅用10天時間,10天里WTB的工程技術人員和鍛造工人們夜以繼日、勤奮工作,克服了種種困難,已在壓力機上完成了多個產品的工藝開發和試生產過程。
世界最先進鍛壓設備的領先優勢 6月11日的投產儀式上,來自SMSMeer(中國)有限公司的韓劍鋒經理和西北工業大學的劉東教授,向與會嘉賓介紹了3.5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的設備特性和工藝優勢。
3.5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先進、最大規模的兩臺螺旋壓力機之一,能夠在與工件短暫的接觸中以巨大的打擊力成形金屬產品,最大打擊力可達到35500噸。其工藝結合了鍛錘和液壓機二者的優點,是實現電站長葉片和飛機、航空發動機的高性能特種鋼、鈦金屬和鎳基高溫合金類結構產品的理想選擇。
與傳統的螺旋壓力機相比,這臺設備采用的新型離合器不僅使壓力機成形能量顯著增加,還可減少87%左右的能源消耗,是名副其實的高效“高能”裝備。
值得一提的是,這臺壓力機的沖擊速度在0.25~0.5米/秒之間可調、鍛造行程可控、打擊能量可變;與以往的壓力機和錘相比,可生產冶金質量更優、組織性能更均勻、尺寸更精確的大型整體鍛件。該設備還配以3150噸自由鍛壓力機、8米天然氣轉底爐和多臺大容量電爐,使得WTB的鍛造生產能力得到極大提升,產品生產服務范圍得到擴大。能夠靈活地滿足在核電、燃機、航空、航天、軍工領域不斷發展的需求,和上述領域每一位客戶的獨特需求。
在投產儀式當中,WTB邀請上海汽輪機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學文、中航工業黎明公司副總工程師崔樹森、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陳順洪三位嘉賓開啟設備操控臺按鈕,現場展示了3.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鍛造三類產品,高溫合金發動機渦輪盤、核電67英寸長葉片和TA15大型飛機隔框的全過程,均獲得圓滿成功。與會嘉賓對WTB的鍛造能力和工藝水平表示贊嘆,來自能源和航空領域的客戶代表們也紛紛表示,十分期待與WTB未來的合作。
聚焦國家戰略服務航空核電 作為一家國資背景的裝備核心部件的專業化制造企業,WTB一直致力于運用專業化發展積累的技術能力和裝備優勢,孜孜以求服務航空軍工、能源核電,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引進3.5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為中國鍛造行業作貢獻,是WTB的夙愿,也得到了行業同仁的認可。
作為此次投產儀式的主持人,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張金在致辭中表示,WTB引進的高能螺旋壓力機是屬于當今世界技術最為先進、噸位最大的鍛壓設備,技術起點高,服務對象是高檔鍛件。有了好的硬件,加上在工藝技術上不斷進取和創新,相信WTB一定能成為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高檔模鍛件生產供應商。
中國科學院曹春曉院士則提出,現代航空業對大鍛件的需求越來越大,優秀的飛機和發動機需要優質的大型鍛件。國產大飛機的鍛件制造未來將朝著兩個方向上發展:一大二精。大就是盡量裝備大型鍛件,減少鍛件和緊固件的數量;二精就是數控成型,包含精確控型和精確控性,也就是每次鍛壓的尺寸要一樣精確,而且每次鍛壓的鍛件性質也要一致。WTB這臺壓力機對促進我國航空工業的精細化和大型化具有很大貢獻。
劉大響院士更明確指出,我國現階段航空工業的短板就是航空發動機,這臺壓力機對我國航空發動機鍛造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黃迪南總裁說,總公司一直十分支持WTB的3.5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建設項目,也十分贊同WTB把“基于核心裝備,研發獨特工藝,打造核心競爭力”作為世界級工廠建設和戰略轉型的聚焦點和著力點,期待WTB對我國航空鍛造和電力裝備行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