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鞍鋼股份發布公告稱,擬與大股東鞍鋼集團旗下另一上市公司攀鋼釩鈦簽署《鐵精礦供應協議》,預計2011年將向攀鋼釩鈦采購鐵精礦交易金額不超過26億元。有業內人士向筆者表示,在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已經出現松動,現貨價出現震蕩以及鐵礦石價格中期看空的背景下,鞍鋼股份仍然延續此前與鞍鋼集團的鐵礦石定價模式,或許將拖累鞍鋼股份未來的盈利能力。
此前當筆者致電鞍鋼股份董事會辦公室時,其工作人員曾對筆者表示,“從集團購買鐵礦石再加上品味調價以及鐵路運費實際并沒有比外購的協議礦優惠多少,圖的只是避免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以利于組織生產。”
一直以來,鞍鋼股份從鞍鋼集團旗下的鞍鋼礦業公司進行采購,定價原則為不高于調整之前的前一半年度中國鐵精礦進口到岸的海關平均報價加上從鲅魚圈港到本公司的鐵路運費再加上品位調價。其中品位調價以鞍鋼股份前一半年度進口鐵精礦加權平均品位為基準,鐵精礦品位每上升或下降一個百分點,價格上調或下調人民幣10元/噸。在這個基礎上,再給予5%的優惠。
在此種定價模式下,與其它鋼廠相比,鞍鋼股份的鐵礦石價格半年調整一次,這樣在鐵礦石價格穩定上漲的年份會“顯得”便宜,但是如果在鐵礦石價格處于下降通道,甚至有漲有落的年份,還不如以市場價采購現貨礦便宜。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4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石5288萬噸,同比下降4.5%,環比下降11.1%,這是繼3月礦石進口回升后再次出現下滑。4月份鐵礦石進口均價為160.45美元/噸,盡管仍然處于歷史高位,但環比基本持平。
“今年的鐵礦石價格下半年預計會有所回落,而全球鐵礦石供求關系逆轉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分析師表示。 美國生產商與政治家紛紛主張加大對本國稀土生產的投資,他們越來越擔憂中國在這些重要金屬的供應方面占據的主導地位。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上17種元素的統稱,用于生產智能手機和軍事雷達。近年來,其需求和價格都出現了飆升。
這是因為中國為了滿足自己內部的需求而削減了稀土出口。中國控制著全球97%的稀土供應。過去4個月,稀土的國際價格翻了一倍。
美國企業與政治家的擔憂也讓總部位于科羅拉多州的礦業公司莫利礦業(MolycorpMinerals)有了更加強烈的緊迫感,準備將位于加州帕斯山的稀土礦投入全面生產。這座礦山將成為美國僅有的稀土產源,以及中國境外僅有的兩處稀土礦之一。
美國科羅拉多州議員邁克·科夫曼(MikeCoffman)表示:“我們必須在稀土上擺脫對中國的完全依賴。”
莫利礦業首席執行官馬克·史密斯(MarkSmith)表示:“不斷有財富(Fortune)100強公司與我們接洽,它們擔心未來鑭、鈰等元素的供應。它們希望與我們商談建立長期、穩定、可靠的供應關系。”
格雷斯公司(WRGrace)就是其中之一。這家化學品企業需要鈰和鑭來制造流化裂化催化劑(fluid-crackingcatalysts),幫助將重質原油裂化生產出汽油。莫利礦業表示,化工業是美國稀土消耗量最大的行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