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是鼓勵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推行股改上市,鼓勵企業‘二次創業’。工作的重心由外延式擴張向內生性增長轉化。”新春伊始,永康開發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朱長林對新年的工作成竹在胸。
2010年,永康經濟開發區大力推進集約經濟發展,積極實施節能減排,加快生態建設,發展質量繼續提高,實現工業總產值277億元、外貿出口9.56億美元、財政收入7.68億元。
朱長林說,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新的一年里,開發區堅持“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的發展戰略,抓大項目促進五金產業逐步向低碳環保轉型。同時,全力發展三產,使三產成為開發區經濟新的增長點和助推器。
“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項永恒的工作。”朱長林說,受國家土地政策和用地指標的限制,開發區土地存量的擴張上難度加大,在大形勢下,內生性增長無疑成為了探索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必由之路。所以在新的一年里,開發區要從土地資源質的提高上努力。結合行業、產品生產的特點,對入園企業廠房用地進行合理布局和深度開發,實行多層建設方案提高土地產出率和綜合利用效益。 “實施五金區域特色產業向現代產業集群發展新戰略,必須依靠不斷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來實現成長,必須依靠推動產業組織創新實現發展,必須依靠推動體制創新實現體制突破,必須依靠推進大平臺大產業大企業項目建設,提高五金區域特色產業整體素質與核心技術水平。”朱長林說,下一步開發區將大力培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特色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五金區域特色產業中含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成本的優勢行業。加快推進股份制改造步伐,鼓勵企業上市,進一步引入現代企業制度,集中優質資產,做強做大主業,掙脫束縛,實現第二次騰飛。
隨著開發區規模的不斷擴大,第三產業的滯后發展制約著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成為開發區今后發展的瓶頸。朱長林介紹,開發區下步要大力發展以商貿業、房地產業、金融業、信息業等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為開發區經濟可持續性增長提供保證。加強園區中心城市功能培育,加快建設商貿區的商業中心,把開發區園區中心區打造成集金融、保險、貿易、信息服務、中介服務、科技開發、文化教育等現代服務業功能的城市副中心雛形,實現開發區由單純工業主導型向工業和現代服務業同步協調發展的綜合型模式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