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16個月來消化吸收一份有60多年沉淀的“舶來”技術,北汽正在刷新國有汽車集團創建自主品牌的速度。2006年,同樣通過跨國收購,上汽用了將近兩年時間才完成從“羅孚”到“榮威”的字面轉換。 4月19日,北汽董事長徐和誼在上海車展上發布了基于薩博的中高端乘用車技術平臺。10天前,在北京順義區趙全營鎮,徐和誼剛主持完北汽中高端乘用車基地的奠基。基于薩博平臺的產品譜系及北汽乘用車的大布局也首度清晰。 北汽宣布,在薩博平臺上開發出的產品最終將覆蓋中高端乘用車領域的各細分市場,第一款基于薩博的高端轎車C70G將在11月30日前下線。“今后,北汽將逐漸提高中高端轎車所占的比重,從目前的不到20%提高到30%,最終在"十二五"達到40%-50%的比例。”在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看來,薩博技術的消化吸收將決定北汽乘用車技術在未來5年內能達到的高度。 平臺成形 目前,C70G已經完成了底盤所有部件的布點工作,80%的配件來自原供應商,預計今年11月30日前下線。 另外三個平臺也都在按部就班的推進中。其中,誕生于薩博93豪華運動車平臺的C60F目前已進入造型收尾階段,預計明年四五月份下線。第三款車型是在薩博2400大眾型轎車平臺上開發的C50E,該車擁有歷經20年考驗的底盤技術,北汽對其電動構架進行了調整,該車預計明年7月左右下線。第四個定位為北汽旗艦豪華車的平臺便由雙方共同開發而成。作為本次上海車展上,誕生在北汽旗艦豪華車平臺的概念車T6得到了著力宣傳。 據悉,中高級乘用車順義基地的工程將分兩期推進,一期工程15萬輛,將在今年11月30日之前投產。二期工程完成后,將達到30萬輛,2013年投產,屆時,將達到每小時60輛的生產規模。 隨著薩博平臺的推出,北汽旗下由威旺、中高端車型、越野世家B40組成的共計9個自主品牌乘用車產品平臺也完全呈現。 隨之進入最后籌備階段的是北汽早已規劃好的經銷商網絡。“我們計劃有兩個網,一個就是交叉型網絡是80家,我們的轎車網絡是70家,在年底就是150家的概念,這是今年的規劃。”北汽控股副總經理董海洋表示,目前已經簽約的經銷商有70家左右,這些網絡原來大多依托于北京奔馳和北京現代。 品牌凸顯 北汽控股副總經理張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自主品牌轎車將懸掛“北京牌”標識,而董海洋則以“既不會消失,也不會是統領關系”來回答。這使得北汽自主轎車的品牌成為一大懸念。 業內分析指出,先行者上汽的路線可供北汽參考,上海汽車(600104,股吧)只作為乘用車企業名稱,而旗下的車型分屬榮威和MG(微博)兩個品牌。 記者獲悉,懸掛威旺標識的微車威旺306計劃在4、5月間上市,同樣在株洲基地投產的北汽首款經濟型轎車BC301Z也將隨后推向市場。在此之前,北京汽車的轎車品牌規劃必須確定并公布。
除了品牌的定位,能否實現完全市場化運作也是北汽的一大挑戰之一。2009年至今,北汽自主品牌的管理架構不斷發生變化。先是北汽發文成立乘用車事業部,在北京汽車成立后,自主品牌乘用車歸入其中,但今年初,這一事業部被調整為北京汽車銷售部,董海洋確認,銷售部未來將再度更改為銷售公司。 據介紹,作為北汽上市載體的北京汽車基本構架已經形成,在董事會之下實行總裁負責制,包括董海洋、張欣等在內的9位副總裁分別負責9大本部。 此外,與其他品牌先把市場做大,然后進行基地擴建不同,北汽在自主品牌推出之前就已布局了由5大區域組成的產業大布局。截至2010年底,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以湖南為中心的華中、以重慶為中心的西南、以廣州為中心的華南四大區域布局已基本完成,最后一步棋子將落在以江浙為中心的華東區域,據悉,按照國家對新增產能的門檻要求,上汽將通過借殼的方式完成基地建設。 徐和誼表示,對華東的布局今年將有初步的結果。按照徐和誼的規劃,在“十二五”400萬輛的產能目標中,自主品牌乘用車的比重要達到90萬輛。除了順義中高端轎車基地的30萬輛,去年底投產的株洲基地已經開始規劃二期工程。 記者:與國內目前的各種性質的自主品牌相比,北汽自主品牌的差異化優勢是什么? 汪大總(北汽集團總經理):我們的產品有一些優勢,首先我們的產品寬泛,涵蓋從越野車到中級的轎車到中高級的轎車。第二,我們的產品有特色,技術有根基,主要表現為越野世家和薩博的先進技術。所以說,從產品角度來講,我覺得我們是有優勢的。我們的劣勢就是起步較晚,我們整個東西都是比較新的,工廠也還在進行中,我們應該實質性地看到這些挑戰。 記者:北京現代和北京奔馳對于北汽的自主品牌持什么態度? 汪大總:我們的伙伴對于北汽發展自主是充分支持。因為做好北汽自主品牌,從長遠利益來講,適合北汽健康發展,對合作伙伴的健康也是好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他們也支持。通過合資培養一些伙伴,積累一些經驗,有時也積累一些資金,對發展自主品牌肯定有用,北汽是這樣,其他企業也是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