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到 2014年之間,大眾汽車將在中國量產純電動車,另外作為過渡的混合動力車型也將從2012年開始亮相中國市場。而且隨著電動車方面的專家倪凱銘接任大眾中國總裁兼CEO一職,電的話題就成為圍繞大眾中國最熱門的話題。在本屆上海車展上,倪凱銘就電動車在中國的發展計劃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合資企業將投產電動車 記者:你認為,中國發展電動汽車的優勢和劣勢是什么?在中國市場具體的計劃是什么? 倪凱銘: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大的市場,也是最有潛力的市場,中國也是大眾汽車集團投入最多的市場。 在電動車發展上,中國一定也是最重要的市場,因為中國政府有決心要發展電動車,也有很好的措施,政府也非常希望能夠盡快減少對原油的依賴。所以在中國形成了這樣一個氛圍,不單是廠商,還有供應商,大家都在積極開發電動車技術。還有,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的熱情非常高漲,他們很容易接受新技術新事物。 我們在中國的兩個合資企業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對發展電動車都非常積極,比如你今天在展臺上看到的上海大眾電動朗逸,一汽大眾也在開發電動車方面的技術。兩個合資企業都有國產電動車的規劃,預計在2013年至2014年之間能夠實現投產。 從技術上講,如果我們的電動車面向中國市場,必須要到中國來研發這個技術,這樣更貼近消費者,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另外,中國現在也把精力放在電池供應方面。如果電池從別的國家運過來,體積很大,成本很高,而中國本身就有很好的電池供應商。所以,如果我們要在中國實現國產,就要盡可能實現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生產。 電動車推出不會搶時間 記者:大眾電動車在時間節點上沒有領先優勢,請問大眾制定這個戰略時是怎么考慮的? 倪凱銘:我們可能不是第一個將電動車帶入中國的,但有一點,也體現了大眾汽車與其他企業不一樣的哲學。在時間上,我們不一定是首個實現量產的,但是,大眾汽車的技術標準是比較高的。對大眾來說,一旦要量產,技術就必須是高標準的,是完美的。如果要生產純電動車,我們一定會在技術、成本、質量等各方面達到大眾汽車的標準才會量產,我們不會在這方面去搶時間。 記者:關于和比亞迪合作的事情,有消息稱已經不合作了,是什么原因使雙方放棄了合作? 倪凱銘:我們和比亞迪不能說沒有合作關系,依然還有一些方面在談,但是目前沒有進一步在電池方面采用比亞迪電池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