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戰略已經成為中通客車的重要戰略之一,公司對海外市場每年都有不低于50%的增長要求,預計3年內將實現20億元人民幣的出口金額,占公司總收入的40%以上。”中通客車海外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李洪濤告訴記者,2010年,中通客車海外出口呈現恢復性增長的態勢,全年出口6000多萬美元,大致與2007年(金融危機前)的出口額相當。2011年,中通客車出口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趨勢,預計全年出口金額將超過1億美元,達到歷史新高。 自2004年中通客車正式提出國際化戰略、成立海外營銷總公司以來,中通客車的出口業務增勢喜人。2005年實現出口近億元,產品開始進入新西蘭等國市場。從2007年至今,中通客車已通過多個國家的標準認證,產品在穩固中東、南美、東南亞、非洲等傳統市場的基礎上,進入歐洲、澳大利亞和美國高端市場,海外出口業務持續增長,銷售服務網絡日益健全。同時,中通客車在管理、研發、制造體系、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各方面都進行了國際化的有益嘗試和推進。 據了解,在海外市場的運作中,中通客車注重對區域市場的考察與調研,充分考慮各區域市場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道路狀況、人文背景、法規要求以及當地生活習俗和用戶要求,并建立起信息庫。在此基礎上,針對區域市場要求進行產品開發和適應性完善,夯實產品基礎,滿足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差異性需求。舉例來說,2010年,中通客車成功贏得由法國Veolia公司經營的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城市公交項目,為其提供350輛豪華公交車。這是中國客車首次批量進入該國市場,意味著中國客車打破了歐美品牌對該市場的壟斷。 “中通客車的海外主銷車型分兩類,一類是針對稍高檔次要求的公交車型,以摩洛哥和伊朗市場為代表;一類是配置偏低的大型客運車型,以一些中東國家為代表。”李洪濤介紹道。 在營銷方面,中通客車通過加大營銷網絡建設,建立了廣泛的駐外辦、代理商、經銷商網絡,同時強調“走出去做市場”,采取全部營銷人員到市場上實地營銷等方法,逐步在海外市場站穩了腳跟。在服務體系建設方面,中通客車也是多措并舉,為企業持續良好的出口態勢做好了支撐。“具體來看,一是加大服務站和配件庫建設力度,在公司的重要市場建立服務站和配件庫;二是加強對客戶的服務培訓,使客戶自主掌握服務技能;三是開展定期走訪服務,每年制訂走訪計劃,按計劃對全部客戶進行服務走訪,解決客戶的車輛問題。”李洪濤告訴記者。 “中國商用車在海外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市場份額在不斷擴大,現在主要是中低端市場,并開始進軍高端市場,預計未來幾年能夠在全部市場都占有較大份額,中國勢必成為世界商用車制造中心。”李洪濤表示。 在進入國際市場的過程中,中通客車堅持打造民族客車品牌,注重當前效益與長遠發展,選擇性能成熟、可靠性高、適應性強的產品投放海外。同時狠抓品質控制和服務保障工作,提升出口產品可靠性,在海外市場贏得了口碑。 也正因此,中通客車的海外市場開拓之路走得越來越順。如今,中通客車的海外市場開拓,從 “游牧”式變為“農耕”式,由簡單的產品輸出延伸到CKD模式的“技術+資本+產品”輸出,出口區域不斷擴大。據李洪濤介紹,中通客車海外業務在全體業務中的比重逐年上升,2010年約占20%左右,2011年力爭達到25%,到2013年計劃增長到4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