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將是我國經濟社會的重要發展機遇期,企業作為市場的微觀主體,在新起點上實現又快又好地發展,不僅事關企業未來命運,也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總目標息息相關。”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南京第一機床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一機)董事長薛軍對企業下個五年的發展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關于我國機床市場未來5年的發展趨勢,薛軍曾這樣分析,2010年,機床行業在“市場倒逼”機制推動和貫徹執行“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重大專項”的拉動下,取得可喜成績,全行業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40%以上。但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機床行業在世界產業格局中“大而不強”的局面并未徹底改觀,提升行業的創新能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2011年是南一機國有股權平穩退出并實現全民營的開局之年,薛軍指出,未來五年,南一機要認真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在調結構、轉方式上下苦功,不斷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二是堅持改革方向,在發展理念上有新提升,在發展思路上有新突破,在開局之年有新作為。 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十一五”期間,南一機借助企業搬遷的機遇,在建設好南京數控機床江寧基地的同時,通過抓改革、促發展、調結構、促轉型,使企業步入良性發展快車道,成為我國數控機床主要生產研發基地之一,被國家科技部、江蘇省政府和南京市政府認定為科技型技術創新企業,取得平均年增幅25%的優異成績。 根據南京市經濟發展的需要,南一機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實現“8億元、爭取10億元”的產銷目標。并以節能降耗減排為目標,落實“增量有序進入、存量優化調整”的原則,堅持做到“三個不動搖”:一是堅持“一園兩基地”發展思路不動搖,“一園”為工業設計園,“兩基地”為江寧數控機床產業化基地和江寧科學園專用機床基地;二是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融合發展”不動搖;三是堅持調結構、上水平、引進技術、加快發展不動搖。在集中優勢資源,實施錯位競爭的同時,揚長避短,趨利避害,牢牢把握當前發展的主動權,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努力把南一機建設成為集機床產品特別是數控機床、齒輪機床為主打的科研、生產、合作、服務基地,加快形成核心競爭力。 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十一五”期間,南一機以數控機床產業化工程為突破口,抓住產品創新制高點,經過數年的發展與完善,南機牌數控機床以適應面廣、功能齊全、價格適中的名牌優勢,在品種與檔次上填補了一些國內空白,部分替代進口,贏得市場與用戶的青睞。2010年,南一機主業產銷雙超2.5億元,獲批了兩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一個國家重點產業技改專項,拿到了2000多萬元的政府專項補助資金,標志著在“大型精密數控機床研究與應用領域”重入國家隊。 “十二五”期間,南一機將把“調整產品結構,爭創全國名牌,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彎道超越”作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按照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四種模式,加大技改投入,做好技術改造工作,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檔次。以實施兩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一個國家重點產業技改專項為抓手,招聘各類科技人才,創建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和博士后流動站,通過業務流程再造和ERP的實施,整體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為3~5年內南一機實施國際化并購打好基礎,做好準備。未來10 年,南一機的目標是在世界范圍內,在裝備制造業某些特定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在過去的數年里,南一機用創新理念構建質量體系,用技術創新推廣品牌戰略,倡導“打開廠門就是國門”的新觀念,弘揚“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 的工作準則,取得了卓越成績。兩年來,企業申請并獲授權國家專利68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60項,形成“定了干、干必成、成必優”的良好氛圍。 但用國際眼光和戰略思維看,南一機仍存在著資源瓶頸制約、結構不盡合理、增長方式粗放、應對風險能力較弱的多重挑戰。因此,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品結構調整,是企業“十二五”的一項中心工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有三種模式:一是在關系國家安全和難以引進的領域推進原始創新;二是在具有規模優勢和市場潛力的領域推進集成創新;三是在國內外差距較大又有可能引進先進技術的領域,加大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力度。南一機數控機床的結構、品種、質量和國產化等,均適合第三種自主創新模式,關鍵是要強化激勵機制、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圍繞數控國產化核心技術,促進高校和企業間的真正融合,建立并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必須促進二、三產業協調發展 “十二五”期間,南一機還將抓好產品經營和資本經營。產品經營是企業基本經營方式,是企業做強的必由之路,要把實用性產品開發與戰略性產品開發有機結合,打造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檔數控精品,使企業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的大型企業集團發展。資本經營是企業做大的有效途徑,要以效益最大化為目的,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以上市為目標,進入資本市場,推進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的有機融合。 與此同時,企業將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在盤活土地資源、抓好以產品為龍頭的制造主業的同時,建設好被南京市政府列為本年度重點推進項目的“解放1948工業設計園”。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一期建設,再經過2~3年的努力,兩座雙子塔地標性建筑將拔地而起,在南京繁華鬧市區形成包括工業設計、商業配套、餐飲服務等多用途的10萬平方米左右租賃面積,屆時年收入近1億元,可為企業應對復雜市場經濟環境穿上“御寒棉衣”。 必須堅持改革體制機制 改革沒有休止符,發展才是硬道理。在五個必須中,首先必須堅持體制機制的改革,其他四個必須才有可能推進和落實。“十二五”期間,南一機還將必須堅定不移地持續推進企業內部機制改革。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模式,推進規范化的公司制改造,健全責權統一、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理順勞動關系,完善勞動管理,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經營機制和“競爭上崗、規范下崗、依法離崗”的動態運行機制。用改革調動人的積極性,完成內部再造,推進各項工作與市場的全面接軌,再續“機床十八羅漢”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