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企業新聞 |
|
國機挺進“世界500強”,三年增長近千億
|
【世界機械網】 時間:2011-02-15 來源:本站整理 【收藏本頁】
|
任洪斌果然沒有食言。
盡管新一輪的世界500強榜單尚有幾個月才能出爐,但憑借逾1500億元(剔除內部關聯交易后約228.58億美元,僅次于2010年排名375名的韓國現代重工)的出色業績,國機顯然已勝券在握。
“這一年我們不僅超額完成了‘再造一個新國機’的戰略目標,并將首次邁入世界500強的行列。”在1月17日舉行的2011年工作會議上,國機集團董事長任洪斌看上去心情很不錯,他認真地翻閱著徐建總裁層層深入的工作報告,似乎回到了三年前的同一天——正是在那次工作會議上,“三年再造一個新國機”成為了國機集團最重要的階段性發展目標——任洪斌大膽地提出,用3到5年的時間,通過內生增長和外部重組,將國機打造成為國內機械裝備業的龍頭,躋身世界一流企業。
而其中的一項關鍵經濟指標就是:到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1200億元,經濟總量在2007年600億元的基礎上翻一番。也許在當時的大多人看來,“三年翻一番”的指標更像一個美好卻不實際的愿望,但在任洪斌的構想中,這絕不只是一句響亮的口號。
秉承著“有機增長”的發展理念,國機探索出了一條成長的新路徑:在推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中,不僅要做加法,更要做減法;專注發展優勢產業、優勢業務,更加注重價值創造、資產質量和創新發展,注重發展的內涵和質量,更多的是在做強做優上下功夫。
以重組為例,國機集團先后整合了中國福馬、中國海航、中國一拖、長沙汽電、中國農機院等五家大型企業。一方面,重組效果已彰顯,這五家企業加入后都獲得了良好的發展;而更值得贊賞的是,扣除這五家企業,在集團公司70%的國際業務受到金融危機嚴重沖擊的情況下,2008年和2009年,原有主體企業的營業收入仍然保持了平均增長16%、利潤總額平均增長19%的大好局面;2010年底,扣除并入的這五家企業,集團其他所屬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266億元,與2007年底的624億元相比,也實現了翻番的目標。
正如任洪斌預期的那樣,如今的國機令人刮目相看。在三大主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日益提升的國機早已躋身千億央企俱樂部,并連續兩年進入國資委年度考核A級行列,榮獲中央企業2007-2009年任期考核“業績優秀企業”榮譽稱號;更不必說,在全球金融危機持續蔓延的大背景之下,國機竟然頂住壓力多快好省地完成了“自我復制”的遠大目標,從600億到1553億人民幣,三年增長近千億……
來之不易的“世界500強”
談到業績,恐怕沒有什么比一張漂亮的財務報表更有說服力的了。
據介紹,國機集團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總額1553億元(剔除內部關聯交易等因素后為1506億元),同比增長46%,完成董事會考核目標的151%;利潤總額64億元,同比增長33%,完成董事會考核目標的183%,是國資委考核目標的207%;進出口總額86億美元,同比增長37%,完成董事會考核目標的172%。
“雖然今年的世界500強尚未發布,但根據歷年的數據,我們入選是不成問題的。”一位相關人士信心十足。據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度世界500強榜單最末一位為大日本印刷(營業收入170.53億美元),而剔除內部關聯交易后的國機集團營收約為228.58億美元,緊隨當年排名375名的韓國現代重工(229.26億美元);再來看看門檻略高的2009年榜單顯示,最末一位日本商船三井為185.72億美元,與國機數據相當的巴西蓋道鋼鐵以228.60億美元位居400名……因此,即便再保守的預言者,也將會為國機提前發放一張彌足珍貴的入場券。
“這是非同尋常的一年,是集團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任洪斌意味深長地說。迄今上任十年的他,似乎可以在這一刻長長的舒一口氣,看看身后成千上萬個夢想著將企業帶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家,這來之不易的成果無疑是值得驕傲的。
但清醒的任洪斌并未沉醉于炫目的光環之中,他在充分肯定了已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指出了國機的問題所在,“雖然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集團規模不斷壯大,實力日益增強,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勞動生產率和利潤率等投入產出指標偏低、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戰略執行力有待加強……這些問題需要我們認真研究,有效應對。”
從某種意義上看,晉級世界500強只是一個起點,“做強做優,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才是國機集團的核心目標,而這個標準也自然更加全面:主業突出,公司治理良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國際知名品牌;具有較強的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并在國際同行業中綜合指標處于先進水平……
為了實現這個更高遠的目標,國機顯然還有很多場硬仗要打。比如主業板塊的塑造;管控模式和治理結構的優化;科學創新體系的完善等等……
2011預期?
毫無疑問,已埋下理想伏筆的2011年顯然更讓人憧憬。但對此,任洪斌卻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樂觀,在他看來,無論何時,對形勢的研究和把握都是企業保持穩健發展必須做的功課,尤其是前景并不明朗的當下。
他表示,今年作為“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國機要密切關注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充分利用國內外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因素影響,早預見、早應對,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在新一年的工作報告中,任洪斌指出,就大環境而言,世界經濟將延續復蘇態勢,市場信心有所增強,引發國際金融危機的矛盾和問題有所緩解,私人消費、跨國投資和全球貿易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恢復;但影響復蘇的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嚴重的下行風險將繼續困擾世界經濟。與此同時,國內經濟運行形勢趨于復雜,必須有足夠的估計。
另外,雖然裝備制造業前景總體看好,但周期性的波動在所難免,今年的行業增速與去年相比將有明顯下降,特別是去年實現了超常增長的工程機械、汽車、機床等領域。
因此在新的一年里國機也相應的調低了增幅的預期,并在質的層面持續提升,“未來我們將著力推進轉型升級,加大內外資源整合力度,通過重組相關企業以及海外收購完善農業機械、工程機械等主業板塊產業鏈條。同時,將培育新的競爭優勢和經濟增長點,積極開拓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機械產品再制造等新興領域,實現有機增長。”
這正是被多次驗證過的國機邏輯,不論什么時候,機會總是更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
|
免責聲明:
|
|
1、本文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