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三一路機“跨越者”系列全國巡展在廣州拉開帷幕。此后,“跨越者”系列將在昆明、成都等地進行展出,讓廣大用戶零距離接觸、領略“跨越者”的先進。
全新升級的路面機械產品系列“跨越者”,由攤鋪機、單鋼輪壓路機、雙鋼輪壓路機、輪胎壓路機、平地機等七大產品組成。據了解,除秉承三一路機產品可靠性強、實用性好、服務周到的特點外,節能、低碳、智能化操作、人性化設計、高效率作業是三一路機經歷數年的潛心研發和不斷的技術創新后,為“跨越者”貼上的新標簽。
高標準研發和制造
三一路機“跨越者”系列產品是“含著銀勺”誕生的。工程師嚴格按照國際最高標準——歐美標準設計研發。為此,三一路機還專門成立了德國研究院,聘請了資深的德國專家做技術顧問,幫助三一路機早檢測、早發現、早解決設備遇到的各種問題,盡可能將故障率降到最低。同時,三一路機還派駐一個技術團隊奔赴德國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學習。吳立昆表示,未來三一路機設計的所有產品都將按照全球標準進行研發。
吳立昆告訴筆者,“跨越者”的研發,不是對原有產品進行簡單及局部的升級,而是在去除了原先產品存在的不可靠因素后進行重新開發,不僅追求產品的高智能型,而且更注重產品的可靠性及實用性的提升——這也是為何給新品起名為“跨越者”的原因之一。吳立昆說,“跨越者”有兩層含義,一是代表新品在原有基礎上跨越一大步。此次“跨越者”系列在設計上有較大突破,該系列產品嚴格按照國際最新標準設計,遵循國際排放、節能要求,推出的全新一代產品,可以與國際品牌同臺競技。二是“跨越者”表達了三一路機的發展愿景。吳立昆說,三一路機有著12年的發展歷程,2010年銷售額比上年實現翻番增長,希望憑借新品“跨越者”系列產品的推出,能讓三一路機產品品質更上一層樓,發展步入“快車道”。
愿景如此,三一路機為此全力以赴。據了解,在“跨越者”系列產品設計之初,三一路機考慮更多的是如何為客戶節約成本,如何讓客戶在維修、更換零部件時更加方便。而在產品設計和生產中,三一路機先進的數字化設計和精益制造為“跨越者”系列產品高質量、優越性能“保駕護航”。
吳立昆說,三一路機通過數字化設計,甚至可以不出一張生產的圖紙,不用做一個實物的樣機,就能虛擬出“跨越者”新品所有的結構,模仿液壓的傳動和電氣的控制,發現運動中各部件的運動軌跡,并可以計算出各部分結構的力學強度和疲勞壽命。通過數字化設計,可以對數字化樣機進行“心電圖”般的各項性能檢測,及時修改產品設計中的薄弱環節,提高產品設計研發的成功率,縮短新品問世時間;通過數字化設計和對產品的各項性能測試,三一路機下線的設備,在使用性能方面有充分保證。
精益制造為“跨越者”系列產品在細節上的完善提供最大保障。近年來,三一路機按照三一集團的統一部署,推行精益制造,即在設備制造的過程中,對八大工藝進行改善,并采用先進生產設備,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合格率,并減少返工和零部件的報廢。吳立昆介紹,每一臺“跨越者”系列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追求精益求精,最大程度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品質。
據了解,在節能方面,“跨越者”系列產品相比同類產品節約10%—20%的能源消耗。在應用上,“跨越者”產品系列的施工效果配合全球最先進的理念。“跨越者”系列的多功能攤鋪機以大通道、大螺旋、大料斗、大厚度,智能功率分配技術,效率提高30%;全液壓平地機以全液壓驅動、無級變速、前后行駛速度一致等特點,實現工作效率提高20%,節油20%;擁有無級變速技術的全液壓平地機操作方便,獨有的工況自適應技術,充分發揮發動機功率,可節約燃油15%……
利用國際化的研發、設計平臺,三一此次推出的“跨越者”系列產品,直指中國路面設備高端市場。 用戶信賴:新品巧解施工難題
兩三個月前,昆明路之道機械設備租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雋購買了一臺“跨越者”系列的9米攤鋪機。日前,該設備在昆(明)石(林)高速公路上進行瀝青路面的攤鋪作業。
楊雋告訴筆者,在一次設備咨詢中,三一路機工程師為楊雋介紹“跨越者”系列產品的改進之處。在聽到新品能解決許多在實際工程中亟須改進的問題時,楊雋決定購買該臺攤鋪機。
事實證明,選擇沒錯。他告訴筆者,在使用中,“跨越者”系列的攤鋪機給他帶來了驚喜。首先,該臺設備料斗容量加大,可以進行大噸位瀝青的運輸,且減緩了瀝青降溫的速度,提高了攤鋪效率;其次,整機中心下移,提高了運料車的適用性,方便用戶使用;再次,由于該臺攤鋪機螺旋加大,改進了瀝青離析現象,提高了攤鋪質量。“在外觀上,‘跨越者’系列產品也有很大改進,產品外觀相當漂亮,這也為我們設備租賃提供了方便。”楊雋說。
談及之所以選擇 “跨越者”系列產品的原因,楊雋告訴筆者,他信賴三一路機產品。在昆明,他是三一路機第一臺攤鋪機的購買者,在去三一路機考察過程中,三一路機的精益制造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在三一路機廠房,他看到連廢品都分門別類地整齊堆放,因此,對三一的產品非常信賴。此外,楊雋評價三一路機的售后服務是他“遇到最好的服務”,維修速度快、服務主動,每月一次的產品定期巡檢,使得他使用設備省心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