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500米、寬300米的工地上,大型工程機械來回穿梭,打樁機時刻不停地運轉——在福建省龍巖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4480畝、年產值100億元的龍工配件園項目正在建設當中。
龍工,這個在閩西紅土地上成長起來的企業,2000年進軍上海,2005年在香港上市,然后利用募集到的30多億元資金全部回歸龍巖投資,實施二次創業。
龍巖目前正在規劃建設工程機械、汽車、硬質合金等7個專業產業園區,在龍工的帶動下,一個世界級的工程機械制造基地正在紅土地上崛起。
中小企業升級難
據統計,福建省企業總量達65000多家,但99.9%是小企業。中小企業的發展關系到福建經濟體的健康和整體經濟的競爭力,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拓寬就業渠道、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技術、資金、人才等存在短板,福建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著很多困難。工程機械產業是龍巖市特色和主要產業之一,近年來取得了持續較快發展,但與其他國內工程機械重要產業基地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工程機械的專業化協作、配套不夠,如龍工裝載機的主要配件除橋箱、輪網、油缸等自行生產、本地配套外,柴油機、輪胎、泵和閥等則由省內或省外企業提供,其中,省內配套率僅10%;現代物流業發展滯后;關鍵技術須依賴進口;大部分工程機械企業規模小。
“必須全力支持龍工在龍巖做大做強,充分發揮其品牌帶動效應。”龍巖市經貿委主任謝強倫認為,這是實現建設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基地目標的總方向。
集聚推動轉型升級
專家指出,促進福建省中小企業發展的途徑有多種,但集群化發展是當前最為有效的戰略方式。
龍巖市經貿委在對工程機械產業發展進行專題調研后提出,要充分發揮“龍工牌”裝載機這一中國名牌產品的品牌優勢,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進軍國際市場,加速提高市場份額,并選擇龍工橋箱、龍工機械配件等億元企業和津虎油缸、山力工程液壓等具備一定發展潛力的企業作為品牌、著(馳)名商標重點培育對象。與此同時,擴大龍工裝載機生產規模,開發生產軋路機和挖掘機,成倍擴大整機生產能力,并高起點規劃建設配套加工中心,促使本地配套率大幅度提高,壯大產業集群。
近年來,龍巖市機械產業鏈日益完善。目前,全市已有規模以上機械企業187家,形成工程機械、環保設備、汽車及配件三大集群。今年上半年機械產業產值達104.78億元,同比增長44.2%。
加大自主創新力度
一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方方面面的基礎配套和產業延伸,同時,也應與整個區域發展相統籌、相銜接。
記者了解到,龍巖工程機械產業要進一步提升整體競爭力,統籌布局和自主創新至關重要。基于此,一方面,就要進一步強化對工程機械產業的規劃管理,在機制和體制上加強領導和支持,組織市內外有關專家,對工程機械產業進行總體規劃。
另一方面,龍巖工程機械產業的出路也在于不斷創新技術,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在任何局面下都立于不敗之地。這就要求必須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科技攻關等多種形式,加大自主創新力度,進一步完善工程機械產業的關鍵零部件配套體系,從而擺脫對國外關鍵零部件的依賴,并在提高產品質量和效能上做文章,發展原材料節約型技術,同時加快建設龍工工程機械國家重點實驗室,使之成為工程機械行業“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產品研發中心、質量檢測中心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中心。
此外,龍巖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還需要良好投資環境的促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