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對我國農機工業來說更是不平常的一年,一系列新政相繼出臺,在這些政策強有力的支持下,2011年的農機工業發展不負眾望,實現了“十二五”開門紅。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理事長高元恩在日前召開的2011年農機工業經濟運行探討會表示,今年1~9月,全國農機行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110.50億元,同比增長34.25%;完成銷售產值2059.54億元,同比增長34.42%;累積產銷率為97.59%;全國農機行業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158.2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6.05%。實現了農機工業總產值快速增長,農機產品產量全面增長,農機經濟指標看好,出口保持快速增長
在我們為我國農機工業這些發展成績叫好的同時,也讓我們梳理一下那些為我國農機工業發展助力的新政吧!
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175億元
2011年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總規模為175億元,比上年增加20億元,實施范圍繼續覆蓋全國所有農牧業縣(場)。
隨著農機補貼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農機市場在某種意義上進入“補貼”主導下的時代,在補貼機具范圍內,補貼機具總銷量占到了90%以上,成為推動市場擴張的第一動力。
《農機工業發展規劃》首次發布
工信部發布的首個行業規劃《農機工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再度鎖定農機工業,這份《規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政府名義發布的農機工業五年規劃。
《規劃》提出了產業規模、創新能力、產業能力三大目標,強調今后5年,農機工業要重點抓住六個方面的任務,實現確保農機工業穩定增長,突破核心技術,帶動產業發展。主要是從調結構、促創新、上水平的主線出發,根據行業特點,提出產業振興的基本路徑,促進中國成為世界農業裝備制造大國和強國。
《聯合收割(獲)機和拖拉機行業準入條件》出臺
工信部出臺的《聯合收割(獲)機和拖拉機行業準入條件》,將生產聯合收割(獲)機和拖拉機產品的企業應具備的條件,如注冊資金、生產能力、行業信用等級、生產設備、科技研發等作了詳細規定。《準入條件》是業內第一個具有準入類規定的指導性文件,對聯合收割機和拖拉機企業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規定得十分詳細和明確,可操作性非常強。
值得一提的是,《準入條件》是《農機工業發展規劃》后的又一個重要文件,準入的實施,將進一步規范企業的市場行為,有利于農機工業的結構調整。
正如總則中所寫的,《準入條件》的出臺就是為了“加強聯合收割(獲)機和拖拉機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管理,規范行業市場秩序,維護用戶合法權益,保護聯合收割(獲)機和拖拉機制造企業科技投入的積極性”,杜絕目前農機生產中存在的地攤式生產組裝和非法貼牌的方式“生產”拖拉機的行為出現。
《農機工業發展政策》公布
工信部公布的《農機工業發展政策》,內容包括政策目標、技術政策、產品開發、組織結構、準入政策、品牌建設、零部件及相關產業、市場營銷、投融資管理、財稅政策、進出口管理,共九章五十六條。
其中,九條財稅政策支持農機工業發展的力度較為明顯。《政策》明確提出,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采取上市和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拓寬直接融資渠道。鼓勵民間資本和外資向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投資。對企業兼并、收購、重組予以政策支持。
《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十二五”規劃》發布
農業部發布的《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全面提高農機裝備和作業水平,并明確未來5年農機行業發展目標,到2015年,農機總動力達到10億千瓦,農機化率提升到60%以上。
《規劃》主要包括國家不斷加大農機購置補貼的資金,在此次規劃中,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項再次成為“十二五”期間國家重點扶持的四大專項規劃之一;2015年農機工業總值將達到4000億元,產業規模至少比現在要提高40%;農機化率將由目前的52.3%提高到60%以上,這一目標比此前《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中提出的55%更邁進一步;以舊換新首次被列入農機“十二五”規劃,規劃強調要建立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制度,制定農機以舊換新辦法,這對提振農機消費具有積極意義。
為實現這些目標,《規劃》提出了發展農機化的六大任務:全面提高農機裝備和作業水平、努力推動科技創新及技術推廣、不斷壯大農業機械化人才隊伍、加快培育社會化服務組織、深入推進安全發展、大力促進農機工業和流通業發展。
“十二五”農機化發展5個專項規劃發布
繼《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十二五”規劃》發布后,9月28日,農業部發布《全國農業機械化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全國農業機械化教育培訓“十二五”規劃》等5個專項規劃。這5個專項發展規劃分別以農機化科技、農機化教育培訓、農機化技術推廣、農機試驗鑒定和設施農業等5個領域為對象,明確了未來5年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和重點任務,提出了實施的保障措施。在政策方面,規劃提出,通過將設施農業裝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認真落實設施農業有關投入保障政策,形成較為穩定的政府投入機制。
業內人士說,5個專項規劃與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十二五”規劃配套銜接,豐富、細化了“十二五”規劃的內容,進一步增強了全國農業機械化“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關于加快農機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意見》印發
在一系列促進農機工業、產業發展政策出臺的同時,國家對農機流通領域的支持力度也日益增強。11月,商務部印發了《關于加快農機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通過5~10年時間,我國農機銷售和售后服務網點農村鄉鎮覆蓋率達到90%以上,基本形成以大型農機流通企業為主導,農機專業市場為依托,農機品牌店、銷售服務中心為支撐,鄉鎮農機銷售和服務網點為基礎的農機現代流通體系。業內人士認為,《意見》將有助于推動我國現代農機流通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顯然,不論是下半年已經出爐的數據,還是多重政策利好的集中釋放,都使得業內對2012年國內的農機市場極為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