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工信部發布2011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秋季報告。數據顯示,經濟增長的需求動力減弱,導致1-10月工業增速明顯放緩。在四大行業分類中,裝備制造業景氣度回落最為明顯,增速從2010年的21.1%降至今年1-10月的15.5%。
需求依然不足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介紹,國內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突出,工業經濟面臨著增長動力減弱、要素供給趨緊、通脹壓力持續和企業效益下滑等一系列挑戰。
從國際看,主權債務危機不斷升級使得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加大了世界經濟復蘇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對我國經濟的不利影響正逐步加深。
據海關統計,1-10月,我國外貿出口雖然仍保持22%的增幅,但9、10兩個月出口同比分別增長17.1%和15.9%,回落態勢明顯。最近秋季廣交會上,歐美客商訂單出現下滑,短單占比較高,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受融資環境趨緊、用工成本上升、利率匯率調整、能源原材料價格高位波動、要素供應緊張等多重因素擠壓,實體經濟面臨的困難明顯增大。1-10月,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0.1%,比同期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高出3.3個百分點。持續上升的成本壓力不斷擠壓企業利潤空間,企業利潤增幅逐月走低,虧損企業虧損額明顯增加。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51.7%,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上升23.9個和10.1個百分點。
船舶工業低迷難改
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數據測算,今年1-10月,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5%,仍然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速,但回落態勢十分明顯。其中一季度增長17.8%,二、三季度分別回落到14.5%和13.9%,9、10兩個月增速止跌回升并穩定在14.4%的水平。
受到刺激汽車消費政策退出的影響,汽車行業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10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503萬輛和15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和3.12%。限制汽車消費措施有蔓延跡象,如果國內主要城市實施限購政策,勢必嚴重抑制汽車市場需求。根據對目前國內宏觀經濟環境走勢的判斷,預計2012年汽車產銷增長5%-8%。
受國際貿易不振的影響,船舶工業新承接訂單大幅下降,生產經營將進入一個相對低迷時期。1-10月,全國造船完工量552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5.4%,其中出口船舶占總量的84.6%,10月份當月僅完工420萬載重噸。新承接船舶訂單量297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5.5%,其中出口船舶占75.1%;截至10月底,我國造船企業手持船舶訂單量16539萬載重噸,比2010年底下降15.6%,同比下降15.9%。
目前國內船舶行業面臨生存困境,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企業虧損額加大,部分企業明年上半年可能陷入開工任務不足的困境,部分中小船廠已出現停產、轉產現象。
雖然工業增速出現下降的趨勢,不過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依然看好工程機械產業的未來。金碚表示,2008年以來四萬億投資拉動了工程機械行業的需求,但是隨著今年緊縮政策的加碼,一些大型項目的后續建設資金成為了突出的問題。相信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鐵路、公路的資金緊張局面將通過債券融資等方式逐步解決,工程機械產業市場空間很大,未來10-15年將會維持較高速度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