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裝備制造ETO企業也稱項目型制造企業,是制造業內復雜而獨特的一種生產類型。典型的企業有:船舶、飛機、大型專用設備等等。它具有產品結構復雜、客戶個性化需求多、生產周期長、訂貨多為單件或小批量等特點。因此,這類企業的管理對資源安排、能力均衡、質量管理、成本及交貨期的控制都有很高的要求。
首先,大型裝備制造ETO企業的產品結構復雜,涉及的零件種類多達數萬種,其中很多零件屬于特殊產品,需要按訂單設計和制造,不能批量生產,有的零件需要特殊的工藝制作,這使得組織生產、成套組裝等工作都存在很多問題。受生產資源的限制,有些零部件只能在某些設備上加工,對整個生產過程產生制約,形成生產瓶頸,這些資源就成為關鍵資源,能否合理安排這些資源決定著整體生產計劃是否可行。因此,如果對發生資源沖突的項目進行優先級排序,將有限的資源在項目間進行合理的調配,可以滿足不同項目的資源需求,有效縮短項目工期,保證項目按時完成并交付。
其次,大型裝備制造ETO企業的產品清單BOM(Bill of Material)多達十幾層,企業要在客戶需求提出后,在投標期間準確的給出報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提高報價的準確性,企業在獲得招標信息后,可以參考以前類似項目的報價信息,對本次投標進行成本估算,最后提出準確可行的報價。在項目的執行過程中,為了實時監控與控制項目過程成本,及時了解此時此刻的項目成本是多少,還要花多少,當項目成本超預算時,能夠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防止成本超出項目報價,企業不能獲得利潤的情況發生。
再次,生產周期長,長達兩年,在企業沒有實現信息化時,采用手工管理模式對原材料的采購過程、零部件的生產過程進行管理,無法保證原材料的及時供應,影響企業的生產,使得企業產品的交貨期無法保障。生產過程中,客戶的需求或者供貨時間的約束,使得生產計劃頻繁變動給生產帶來很多不可預測的因素,對整個生產過程也是一個挑戰。對大型復雜制造ETO企業的采購和生產過程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準確給出企業的采購提前期和生產提前期,增強采購和生產過程的柔性能力。
因為大型復雜裝備制造ETO企業具有與其它生產類型完全不同的管理特點,傳統的ERP軟件不能解決上述問題,而單獨的項目管理軟件也不能解決上述問題。因此提出必須將傳統的ERP軟件和項目管理方法相結合,通過“項目”這根主線將ERP的標準功能有序地串在一起,使其發揮作用。協調企業的各種資源,控制關鍵節點的進度,保證產品的交貨期。
目前從整體來看,與其他生產類型的制造企業相比,大型復雜裝備制造ETO企業的管理信息化水平仍然較為落后。其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企業內部管理的問題,許多企業仍然為職能型組織架構,未能建立起項目型或矩陣型組織架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項目經理職位。職能型組織里的每個職能部門只關心自己的業績,使整個組織具有一定的狹隘性,不注重與其它部門的團隊協作,很少有相互有益的溝通,妨礙信息流動,在項目生命周期內不能實現信息共享。另一方面是因為欠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及擁有這類項目實施能力的廠商,目前ETO企業之所以缺乏有效的解決方案,主要是因為傳統項目管理無法解決ETO企業資源約束問題,無法解決幾萬、幾十萬的零部件加工制造活動的控制,而傳統ERP軟件能解決零部件加工制造活動的控制問題,但卻無法解決ETO企業邊設計邊生產的問題,因此兩種解決方案都無法滿足ETO企業的管理要求。
上述事實表明,大型復雜裝備制造ETO企業具有與其它生產類型完全不同的管理特點,傳統的ERP軟件和單獨的項目管理軟件都不能解決ETO企業的問題;交貨期承諾的復雜性;產品結構的復雜、不確定性;生產計劃制定、跟蹤與反饋的復雜性;過程的并行性等特點帶來的管理上的特殊需求。只有將傳統的ERP軟件和項目管理方法結合,即將“一次性”項目模式與“持續式”的日常業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是大型復雜裝備制造ETO企業信息化實現的最佳解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