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第11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中外企業家昌平行活動上獲悉,北京市昌平區在“十二五”期間將打造北京工程機械產業基地。預計高端現代制造產業到“十二五”末將達到1300億元。
昌平區常務副區長張燕友表示,該基地是北京市為貫徹落實國家《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推動首都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所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
目前該基地已于2009年落戶昌平區南口鎮,現有規劃面積276.98公頃(4154.7畝),擬通過對周邊區域土地資源進行整合,將總占地面積拓展到400公頃(6000畝)。建成后,將成為全國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最大、產業鏈最長、產業帶動力最強的工程機械產業園區。
截至目前,已有三一北京制造中心樁機園、電氣園兩個項目落地。后續的入駐項目,將同樣獲得有關部門提供的項目運作專業化服務,并根據有關規定享受國家、北京市和昌平區三級政府在財稅獎勵、人才引進、項目融資、技術改造和市場開拓等方面實施的優惠政策。
張燕友表示,基地將重點發展以樁工機械、地下機械、石油鉆機、礦山機械、起重機械、風能發電設備為代表的高端現代制造業,配套引入關鍵液壓件、傳動件、新型結構件、專用控制系統、發動機等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積極培育技術咨詢、工程機械租賃等生產性服務業態。
“在高端現代制造業方面,‘十一五’期間,全區規模以上現代制造業產值年均增長約18.5%,2010年達到420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43.5%;預計到‘十二五’期末將達到1300億元。”張燕友表示,截止到2010年,全區共有規模以上現代制造業企業218家,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42%。
張燕友表示,我們正在不斷延伸產業鏈,積極促進產業聚集,努力構造“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的發展格局。
據悉,北京昌平區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也符合昌平區整個“十二五”的戰略定位,既“強二優三精一”的產業發展思路。據相關人士表示,立足全區產業發展現狀,著眼于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深化完善并提出了“三個三”的產業發展方向,即:做大做強能源科技、高端現代制造、生物醫藥三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科技研發、科技商務、信息服務三大先導產業;積極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旅游休閑、文化創意三大特色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