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小企業日子普遍難過之時,臨海卻殺出了一群“黑馬”:被當地列為首批成長型小企業的29家小企業顯示出驕人的業績,今年1至8月份,整體實現銷售收入125839萬元,稅后利潤8337萬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8.2%和246%,當前經營狀況都非常好。
位于臨海經濟開發區的浙江高宇液壓機電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聲轟轟,工人們日夜加班生產,一點也感受不到經濟形勢嚴峻。對高宇公司來說,正是他們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投入高達5000萬元的技改項目實施在即,新產品研發開始提速,并被列入國家中小企業改造項目……今年1至9月份,該企業已完成產值1.25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年水平,預計全年完成產值比去年增長50%以上。
已從事企業管理二十來年的高宇公司總經理池建偉說,小企業太小,容易被忽視,沒想過政府會給支持,有幸兩年前被列為首批成長型小企業培育工程,從幫助解決貸款,到申報技術改造項目,再到聯系與高校合作都有政府部門的全程幫助,真正感受到培育政策是雪中送炭。
最近,浙江邦得利汽車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的新廠房已經建成在即,總經理陳法獻心情很好。這個成立于1995年的公司因為租用廠房,已經搬遷兩次,影響了新技術項目應用。入選成長型小企業培育工程之后,陳法獻的迫切需求終于有眉目了。按臨海成長型小企業培育工程方案,50%土地款由政府設立的專項資金先行墊付,企業只要在3年內付清余款就可以了。缺錢,又缺地的邦得利公司順利拍下了一塊屬于自己的土地。
讓企業家們感興趣的還有免費培訓。臨海市永磁電機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入選企業的決策層及管理團隊的核心成員臨海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人數的免費培訓。包括與高校合作的MBA工商管理研修班,到發達地區參觀先進企業等。近兩年,永磁公司就有5名高管參加了培訓,目前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此外,為了激勵企業持續擴大規模,在稅收方面的優惠也是明顯的,企業當年入庫稅收比上一年增長20%為基數,超過部分的20%由市財政獎勵給企業用于擴大再生產。以往的扶持政策都是針對企業所得稅,一般是企業當年新增所得稅30%左右,而且是針對大企業的。
“缺資金、缺土地、管理經驗不足是小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基本集中在年銷售2-5千萬之間的企業。”臨海市工業經濟局副局長李特說,成長型小企業培育工程就為它們量身定制,并且每個企業確定一名市領導定點聯系,及時解決企業困難。同時彌補了以前重大輕小的不足,讓小企業從沒有人過問到有困難就可以找政府,也很好地解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中間層問題。
成長型小企業培育工程的顯著成效吸引不少小企業迫切要求加入。最近臨海又新增選了14家小企業,目標是讓這批企業能在3年內產值翻番或過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