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信息化技術一直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網民數量全球第一,隨著具有網絡消費習慣的新生代居民逐漸成為消費市場主力,網上交易市場規模將大幅度提升。據預測,到2015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18萬億元,相當于2010年的3.75倍,其中網上零售額將達3萬億,是2010年的6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10%,市場空間十分巨大。同時,各級政府對電子商務工作的高度重視,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移動智能終端的加速應用,都為電子商務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創造了堅實基礎。
電子商務是依托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的新型商務活動。近年來,電子商務在全球范圍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并逐步滲透到研發、生產、流通、消費等實體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成為引領生產生活方式變革的重要推動力?!笆濉睍r期是浙江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電子商務的先發優勢,對浙江省開拓國際國內市場,改善人民生活,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提升綜合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電子商務以“全天候、全方位和零距離”的特點,改變著傳統經營模式和生產組織形態,影響著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配置。在拓展市場方面,電子商務突破了傳統的“商圈”概念,使交易和服務象產品一樣流通,進入全國乃至全球市場,擴大了市場空間。針對全球不同時區,企業可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進行全天候交易,延長了交易時間。農村居民可以依托電子商務,逐步享受到城市居民同等的消費和服務,開拓了農村市場。在產業轉型方面,依托電子商務,生產商可以直接構建零售終端,與消費者進行交易,大大縮減流通環節,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目前,網絡銷售已成為新品牌成長的“快車道”。國際模協網首席營運官羅百輝表示,依托網絡銷售僅用傳統方式1/5的時間和1/40的投入,就能培育出一個知名品牌,加快了企業向微笑曲線兩端高附加值領域的拓展。在市場監管領域,網絡交易具有“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特征,是新時期實現市場有效監管和新商業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此外,電子商務在節能減排、創造就業、支持創業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浙江是電子商務大省,傳統產業及社會各領域電子商務應用快速推進,技術、支付、物流等支撐服務取得重大突破,各項主要指標均處于全國前列。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0年底,全省擁有各類電子商務網站近4000家,其中行業電子商務網站約2000家,占全國的20%。全省60%以上的工商企業開始涉足電子商務領域,企業間電子商務交易額達7000多億元,約占全國的16%。全省現有各類零售網站2000余家,在第三方平臺上經營的網商50多萬個,實現網絡零售額500多億元,約占全國的10%。
產業規模和專業化程度全國領先。
全省電子商務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電子商務的不同業態互動發展,B2B(企業間電子商務平臺)、C2C(第三方零售平臺)、B2C(企業自建零售平臺)等領域均涌現出一大批專業化電子商務企業,經營規模和競爭力居全國前列。其中,阿里巴巴現有注冊會員數5600多萬個,業務輻射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B2B電子商務平臺。淘寶網現有經營網商500多萬個,用戶總數達3?7億人,2010年交易額超4000億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平臺。依托浙江省塊狀經濟優勢,一批專業電子商務平臺處于全國同行業領先地位,一批B2C網絡零售企業快速發展,團購、網上競拍等新型業態不斷涌現。
傳統產業電子商務應用不斷深入。
電子商務已逐步滲透到工農業產品銷售的各環節。傳統工商企業紛紛涉及電子商務領域,一批傳統零售企業先后建立零售網站,一批生產資料批發市場先后建立大宗商品網上交易平臺,部分小商品批發市場的經營戶開始由實體銷售向網上交易轉型。同時,同城購物穩步發展,電子商務在企業采購和銷售環節得到廣泛應用,品牌制造企業開始建立自主銷售平臺,農產品網上交易日趨頻繁。
經濟社會各領域電子商務加快應用。
文化產業、數字出版、社區服務、旅游、教育等領域紛紛采用電子商務手段提升行業服務水平。全省現有從事網絡游戲運營和相關增值服務企業49家,一批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和數字藝術館相繼建成,省內主流傳統媒體已基本實現數字化服務。社區電子商務全面推進,全省已有8個地級市開通了社區服務電子商務平臺,房產、票務等中介服務紛紛實行網上預訂。各大旅游景點依托互聯網開展旅游票務、餐飲和住宿等網上營銷。農村電子商務應用逐步興起。
電子商務支撐服務取得重大突破。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與支付、技術、物流和認證等支撐服務體系的突破性發展相互促進。網上支付業務在各大銀行相繼推出,特別是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出現,有效解決了網絡信用和支付安全問題。2010年支付寶使用商家超過46萬家,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網上支付平臺。技術研發日趨成熟,云計算、物聯網和自然語言等新興技術不斷出現,有效解決存儲空間、計算能力和數據服務等瓶頸問題。物流領域已形成六大物流走廊、四大物流聚集中心和五條省際物流通道,特別是快遞業迅速興起,為網絡零售快速發展提供物流支撐。截至2010年,浙江省擁有快遞經營許可業務企業712家,全國民營快遞前10強中浙商占了7席。電子認證日趨廣泛,支撐體系不斷建立,全省累計發放各類電子證書60多萬張,為電子商務發展夯實了基礎。
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不斷改善。
硬件環境日趨完善,截至2010年,有線寬帶接入比例達98%以上,城市接入帶寬4M以上超過45%,鄉(鎮)接入帶寬2M以上達40%,行政村接入帶寬1M以上達30%,3G網絡實現了鄉(鎮)以上重要地段全覆蓋。發展軟環境不斷優化,成立了省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浙政辦發〔2006〕58號)等一批產業扶持政策,實施了“萬家企業電子商務推進工程”和“全省電子商務提升工程”。電子商務人才培育力度加大,省內13所高校開設電子商務本科專業,國內首個電子商務博士點和首個電子商務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均落戶浙江省。同時,依托開展打擊網絡購物領域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動等載體,努力營造和維護良好的網上交易秩序。
浙江省發展電子商務基礎扎實、氛圍濃厚,杭州市、金華市分別被授予“中國電子商務之都”和“中國電子商務創業示范城市”稱號,擁有全球最大的B2B平臺、C2C平臺和第三方支付平臺及一大批全國領先的行業電子商務平臺。同時,浙江省消費模式多樣,產品多為高度市場競爭的日用消費品,且市場兩頭在外,跨區域、遠距離的交易日益頻繁,迫切需要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和深度應用?!笆濉逼陂g,浙江省提出了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加快品牌培育和提升產品附加值的要求,也為浙江省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但是,浙江省電子商務發展也存在發展短板和瓶頸。一些地方和部門對發展電子商務意義的認識有待提高,產業扶持政策尚不系統,扶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大多數行業網站仍處于供求信息發布等初級階段,行業電子商務服務單一,工商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程度不深等問題較為凸現,離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為一體的目標還有距離。網絡零售起步較遲,網絡零售企業(B2C)單體規模和團購等新型業態落后于北京、上海等省(市)。支撐服務亟待完善,物流配送和中高端人才供給跟不上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特別是電子商務配送中心及倉儲用地落實困難,部分浙商經營的快遞企業總部外遷。
日前浙江杭州市蕭山區授牌成立以信息軟件、精密模具、數控裝備、汽車電子和生物工程為代表的“五大產業基地”。
據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介紹,精密模具產業基地位于瓜瀝鎮,規劃面積100萬平方米。重點發展既能滿足大批量需要,又擁有較高技術含量的模具產品,特別是目前國內尚需大量進口的模具和大型化、高精密、復雜程度高、長壽命的模具產品。據悉,2010年完成增加值10億元人民幣,稅收2億元人民幣。
數控裝備產業基地位于蕭山江東工業區,規劃面積80萬平方米。該基地將依托現有龍頭企業,推進臺資數控裝備產業鏈向大陸的轉移,積極發展數控機床相關配套產業。產品以中高檔、精密、高速數控機床為核心,吸引數控核心技術研發、裝配集成、整機生產商集聚。據悉,2010年完成增加值10億元人民幣,稅收2億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