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經濟開發區產業發展迅猛、生活服務配套設施日臻完善,一個現代液壓裝備制造業集群已驟然而至,一個以產業為依托的國際化、現代化的新城區正在悄然崛起。
短短三年時間,“中國液壓之都”便攜龐大產業集群在阜新市西部快速崛起,創造了由小至大、由弱變強的創業奇跡。“阜新液壓”名氣越來越大。主導產品汽車動力轉向泵、低噪音高壓齒輪泵、液壓石油開采和修井設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阜新制造”已全面進入汽車、工程機械、機床、冶金、礦山機械、發電設備、石油化工、輕工以及國防工業等行業,為40余家國內裝備制造企業配套,并出口到德國、意大利、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家。去年3月,阜新液壓產業基地被科技部批準為“阜新國家液壓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被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協會確定為“阜新國家液壓產業集群示范基地”。今年4月,基地再獲“遼寧示范產業基地”榮譽稱號,并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
三年多來,伴隨著阜新經濟轉型探索實踐的進一步深入、伴隨著“沈陽經濟區一體化”、“突破遼西北”戰略號角的吹響,阜新開發區以打造國家液壓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阜新重要的對外經貿合作開放發展大平臺為己任,擔當重任,轉動起經濟快速發展 “魔方”,在有限的空間內,以“創新為動力、項目為核心”,團隊建設、招商引資、打造軟硬環境、破解資金瓶頸、拓展載體空間等方面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跡,發展呈現出體量急速攀升,項目集群式推進,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帶動增強,影響力日益提高的發展態勢,成為阜新探索經濟轉型經驗的一個成功范例。
1、經濟發展跨越式增長。
自2009年以來,阜新開發區出現了產業集聚、發展的經濟奇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超過30%。去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2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1億元,同比增長203%。今年全年產值將突破200億元。 2、液壓產業集群在崛起。
目前,入駐企業835家,其中工業企業394家,規模以上企業100家。有名列全國行業前茅的阜新德爾轉向泵公司;擁有國內領先技術的阜新金昊空壓機公司、阜新華通管道公司、阜新和美工程機械公司、遼寧金美達機電設備公司;中德合作的阜新永生解放專用汽車制造公司;韓國獨資的尤尼深風電設備制造公司;新疆金風科技、中國風電等。
3、完善裝備制造配套產業鏈。
目前,阜新液壓產業集群呈現三種配套模式:德爾模式,是典型的疊加型對內配套集群,以東方液壓、德正鑄造等近10戶企業集聚在德爾周圍,為其提供泵體、泵蓋、模具等的配套,形成產業鏈;即發模式,宏鑫為金美達配套高密封無滲漏液壓油缸、佳合為區內各家企業進行鉆孔機配套的模式;外向型配套模式,即基地內的各家企業給省內外液壓及裝備制造業企業配套。如:德爾汽車轉向泵為東風、一汽海馬、南京依維柯等著名品牌汽車配套;安聯液壓為美國泊姆克及泊姆克(天津)液壓有限公司配套等。
“阜新液壓”開始逐漸支撐起“遼寧制作”、“中國制造”。
4、集聚優勢 未來5年產值突破千億
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表示,一個區域核心競爭力的強弱不再僅由自身擁有的資源所決定,而將取決于集聚優勢的能力和效果。為此,不斷地整合內外部優勢資源,通過相互之間的聯系,使各種優勢資源融合利用,才能發揮資源增值效應,提升創新發展優勢。
經過幾年的發展,阜新液壓產業形成了自身的明顯優勢。
(1)、科技創新優勢。
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地位開發高端產品,搶占國內乃至國際技術制高點,形成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液壓產業核心集聚區,提升競爭力。截至目前,已有71家入駐企業與聯盟院校開展了科技合作,基地擁有高新技術企業8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9個,國家級孵化器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今年5月,又與浙江大學聯合成立了阜新-浙江大學液壓裝備創新中心。爭取在三到五年內,將基地建設成國內一流的液壓裝備工業人才培訓基地,一流的液壓產品、系統檢測試驗中心,一流的液壓新產品、新技術研究產業化基地。
(2)、高效率服務優勢。
在阜新開發區,有一種服務方式叫真誠,有一種投資環境是家園。這里,軟環境建設永不竣工。從在全市率先提出實行“保姆式”服務、到后來形成項目引進一條龍服務、項目建設全方位服務、項目投產經常性服務的“三大服務體系”,再到如今的“軟環境建設金牌區”,高效率的軟環境管理服務,產生了強大吸引力。 “金牌區”堅持招商提供信息全面、項目審批限時辦結、存在問題解決迅速和瓶頸問題不斷突破四項標準,并實行了十項制度。開發區實行全封閉管理、一站式辦公,全力打造軟環境建設“金牌區”。阜新液壓產業在短時間內凸顯集聚效應,當與“金牌區”建設密切關聯。副市級干部、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柳樹楊更是作出了驚人之舉:向海內外CEO真誠告知自己的手機號。他發出這樣的邀請:雖然素不相識,雖然尚未謀面,但只要撥通這個電話號碼,您將與一位真誠的合作者開始實現“雙贏”的第一次信息碰撞。如果您已經在這個地區投資,那么不論大事小情,只要有困難,有需要政府部門提供服務的事兒,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傾聽您的意見和建議,果斷迅速地為您認真解決!
(3)、綜合配套服務優勢。
2009年以來,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近10億元,完成了道路、橋梁、供水、供電、綠化、場地平整和動遷等工程,開工建設了標準化廠房、研發檢測中心、總部經濟大廈等工程。液壓產業基地創業孵化中心已投入使用,硬環境達到了“六通一平”。同時,不斷加快城市化進程,大力推進服務業發展,開發建設了新都四季城、金地花園、陽光水岸、盛世公館、凱旋帝景等高檔住宅小區,大連六合、沈陽志誠城市綜合體、鑫亞五星級國際酒店和企業家大廈正在建設之中。轄區人均綠地 30平方米,綠色精美,宜居宜業。迎賓大街建設西部“金色長廊”工程已悄然啟動。“金色長廊”將依托液壓產業基地的壯大,承接老城區服務功能轉移,與阜新中央商務區的消費性服務功能形成錯位布局,著力發展以生產型服務業為主導、消費型服務業為輔助的現代服務業。 “一個產業、一個新區”的戰略構想已然生動展開。
(4)、區位交通優勢。
在擁有城市完善配套體系的基礎上,阜新開發區區位交通優勢得天獨厚。沈陽桃仙機場、錦州機場為其提供了便捷的空中通道,到錦州港只需40分鐘。沈彰、阜朝、鐵阜、阜盤高速及橫跨市區的延伸線高速等的建設和通車,阜新至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巴新鐵路的開工建設,阜新將成為遼西蒙東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可北出蒙東、南下渤海、東進沈陽、西入京津唐,成為連接東北與華北的第二條重要通道,阜新開發區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出來,成為集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四流”聯動運作的一個新城區。
進入“十二五”,當阜新市“創建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示范市”的號角嘹亮吹響,阜新開發區也在轉型振興發展空間找準了自身的區域定位和發展目標:依托沈陽經濟區,面向京津冀、覆蓋蒙東及東北 腹地,建設遼寧乃至全國汽車、機床、工程機械等裝備制造產業及配套元器件生產基地,打造遼寧裝備制造業配套產業和阜新經濟轉型的主導產業,并使基地在結構、功能和效益諸方面成為遼寧最具活力的省級開發區,力爭跨入國家級開發區行列。
未來五年,基地將引進企業600戶,累計固定資產投入560億元,實現產值1000億元、利稅 200億元。同時配套發展房地產、現代物流、汽車服務、商貿、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六大服務產業,使產業基地功能逐步完善,形成母城西部的商貿中心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