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日益崛起,已經占據了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同時產品大量出口到海外,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這一切都源于自主創新。
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在自主創新方面頗具代表性,以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為核心,聚集規模以上工程機械生產企業30多家,配套協作企業數百家,產品品種占全國工程機械的70%以上,產業鏈比較完整的優勢產業集群。工程機械產業“組團”出擊,所顯示出的強勁、持續的競爭優勢,帶動著整個行業持續發展。
玉柴機器被譽為民族品牌挖掘機的“中國芯”。玉柴最早進入挖掘機用柴油機研發、配套以及應用。截止今年8月底,玉柴配套挖掘機的柴油機銷售4500臺,同比增長43%,高于行業增長水平。至今,玉柴配套挖掘機用的柴油發動機已經超過16000臺,是挖掘機配套量最大的民族動力品牌。
同樣山重建機,在挖掘機的中高端產品中一直缺少自主品牌。主攻挖掘機行業,并實施雙品牌戰略,打造JCM和STRONG兩個品牌。其中,臨沂新基地年產挖掘機10000臺,生產JCM系列挖掘機;濟寧新基地年產挖掘機10000臺,生產STRONG品牌系列挖掘機。兩條產品線產品規格均從0.8噸到70噸,市場覆蓋率達99%以上。另由山推股份、山重建機、山推機械三架馬車組成的工程機械板塊,將打造千億級工程機整容。
據中國質量協會24日發布的2011年工程機械行業用戶滿意度測評結果顯示,自主品牌工程機械用戶滿意度均超過國外品牌。此次工程機械行業測評,涵蓋了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路面機械、鏟運機械、樁工機械、挖掘機械六類14種產品。以三一、徐工、柳工、安徽星馬、鼎盛天工和廈工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車載泵、攪拌站、泵車、拖泵、攪拌車、壓路機、平地機、攤鋪機、推土機、裝載機、汽車起重機、履帶起重機、挖掘機、旋挖鉆機等產品領域,除起重機和壓路機分別低于國外品牌利勃海爾與英格索蘭外,其余產品的用戶滿意度均高于同類產品的國外競爭者普茨曼施特、施維茵、福格勒、利勃海爾、斗山、小松、卡特彼勒、寶峨。這一結果表明,自2006年《國務院關于加快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和2008年《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以來,我國工程機械制造業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一部分產品的質量水平趕上和超過了國外產品。
創新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尤其是當自主創新成為一個行業的主推力量時,這個行業的發展便擁有了持續不竭的動力。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發展至今,整個行業已經滲透著濃郁的創新文化,創新作為一種力量已經在企業文化和企業發展中嶄露頭角。通過自主創新,中國企業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就是是競爭優勢的源泉。我國工程機械產品也必將全面趕超國外產品,成為工程機械領域中的世界級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