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26日下午起,韓國首爾、京畿、江原、釜山和慶南等地區降下百年一見的強降雨,造成多起泥石流、交通阻塞、停電、街道和住宅區淹水。韓國救災當局表示,截至當地時間27日晚間11時,至少有36人死亡,數十人下落不明。7月27日凌晨,韓國首都首爾東部的山區游覽勝地春川因強降雨引發泥石流災害,造成至少9人死亡,2人下落不明,20人受傷,4棟建筑物被夷為平地,從現場的救援照片來看,隨處可見的就是工程機械的身影。在巨大的天災面前,特別是在地震、洪水等災難來臨之時,工程機械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體現。
近年來,世界各地自然災難頻繁,雪災、地震、泥石流、洪水等等……在頻繁的自然災害面前,工程機械成為人們挽救生命最急需的救援設備之一。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資深分析師表示,工程機械的主要應用領域正在原有的七個領域之后,再增加一個領域——抵御自然災害。抗災救援,工程機械義不容辭!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起重機、叉車、發電機、運輸車、拖車、高空消防設備等大型工程機械設備成為災區救援的中堅力量。
2008年,南方雪災第一次使中國人們直觀意識到工程機械的救災功效。抗擊自然災害,工程機械的作用已經被人們充分認識。但是,幾乎所有的工程機械產品都沒有應對具體工況調整自身的設備性能或者屬具的能力,只是依靠常規的作業模式來完成救災任務。如果能夠通過置換屬具,使機器更好適應救災環境,其工作效率將會更高。
面對遭受自然災害類型十分的繁復,如何應對自然災害,以及之后的災后重建,除了對人力自身寄予厚望之后,人們對工程機械似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起重機、推土機、挖掘機等產品已經能夠在災害現場充分勝任多種救災任務。但是,卻沒有一種機器可以快速、安全地疏通或開辟新的道路,為工程機械和各類物資進入災區創造條件。除卻產品的功效之外,對于企業來講,這是其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體現。對于有能力參與救助災害及災后重建的企業來講,更應該著力研究工程機械產品如何應對各類自然災害的特殊情況。目前,國家應急裝備正在向標準化和制度化邁進,各項救援措施也在不斷完善。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加強對應急救援設備的研發與生產,制造出更加適應災難現場的救援設備,最高效的實行救援,挽救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