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融資、用工成本增高以及原材料價格波動大等因素影響,當前沿海中小企業面臨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一輪生存困境。《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發現,盡管斷言沿海中小企業“倒閉潮”為時過早,但受多重因素困擾,部分企業事實上已經處于“假倒閉真停擺”狀態。一些面臨生存危機的中小企業已經開始轉離主業,而另一方面,在沿海一些地區出現了傳統制造業萎縮而新興產業還未培育,大量中小企業對炒樓炒股滿懷熱情,而投資實業積極性不高,不少企業外遷出省、出國,出現了“產業空心化”苗頭。一些專家和企業主建議,在下決心順勢淘汰一批落后產能的同時,政府要有區別地加大力度扶持一批優質企業,避免大批民營中小企業主在實業領域的信心繼續弱化。針對當前情況,政府亟須出臺以扶持產業鏈為主的相關政策,遏制“產業空心化”苗頭的進一步加劇和蔓延,對泡沫經濟危險要防患于未然。
企業熱衷掙快錢,制造業出現“空心化”苗頭
“我25年才成為一個富翁,房地產業可以一夜造就一批富翁。搞實業就像吃瘦骨頭,投資房地產就像吃肥肉,因此出現了‘大企業家投資房地產,小企業主買房子囤積’的現象。”寧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儲吉旺說,房地產的極端暴利,讓許多企業家不愿意干實業,卻把錢用來投資房地產。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長卓勇良說,當前需要警惕浙江出現的產業空心化苗頭:一方面,大量浙江產業資本外溢,變成民間游資進入房地產、金融投資領域,對實業反哺不足;另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浙江部分傳統產業外遷國內中西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或者出現行業性萎縮。
該研究所最近一份報告指出,今年浙江省經濟的一個明顯特點是,制造業投資下降明顯,但房地產投資逆勢增長。前5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2%,增速為200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2個百分點。
1至5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5.3%,增速較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下降7.4和2.2個百分點。與此相反,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高達44.4%,突破了過去6年的最高值,對投資增長貢獻率高達46.3%。房地產開發投資占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提高到30.9%,而全國平均水平為20.8%,山東和江蘇分別僅為17.4%和20.1%。
卓勇良表示,在嚴格調控政策下,浙江省房地產投資仍高速增長的原因除了施工進度滯后以及限期開工政策約束等普遍原因外,金融機構對房地產企業“不拋棄、不放棄”的做法是一個重要因素,且這種狀況實屬全國罕見。1至5月,浙江省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來源中國內貸款增速為12.2%,僅比去年同期下降3.2個百分點。而全國以及沿海各省市對房地產貸款增長速度均下降20個百分點以上,江蘇和廣東甚至分別下降了43.5和50.6個百分點,出現了負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