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991,首次升破6.4關口,創下匯改以來新高。
“近期人民幣升值步伐有所加快,主要是市場力量推動的結果。”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說。最近出爐的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貿易順差達314.84億美元,為2009年2月以來最高,7月份出口達1751.3億美元,月度出口規模刷新了上月剛剛創下的1619.7億美元的歷史紀錄。“貿易順差的超預期增長和出口的強勁上揚,在外匯市場上表現為外匯充足、供大于求,從而推動了人民幣匯率走強。”
眾所周知,人民不升值雖然可以減輕進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負擔,有利于推動出口機電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改進機電產品檔次,從而促進我國的機電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但無疑對我國出口機電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機電企業造成沖擊,人民幣一旦升值,為維持同樣的人民幣價格底線,用外幣表示的我國機電出口產品價格將有所提高,這會削弱其價格競爭力;而要使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不變,則勢必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不能不對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
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說,人民幣的升值,會讓一些低效率的企業要么退出出口市場,要么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出口產品質量,從而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
顯然,人民幣升值對廣大機電企業來說,也是“幾家歡喜家愁”,人民幣匯率破6.4大關,很可能讓機電產業面臨新一輪的洗牌戰。
筆者建議,廣大仍以勞動力優勢為主的機電企業,堅持科技創新,增加產品附屬值才是長遠出路,才能在這個跌宕起伏的經濟洪流里堅持到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