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2006年9月,建設部確定沈陽為全國地源熱泵技術推廣試點城市。2007年,沈陽市投資200億元用于188個城建工程項目的實施,其中包括涉及地鐵建設、奧運工程等內容的重點項目36項。沈陽地源熱泵技術應用面積已達到1840萬平方米。2008年,沈陽市將加大力度推廣應用地源熱泵技術,全市地源熱泵技術應用面積將再增1600萬平方米,累計達到3440萬平方米,每天可利用中水40萬噸,形成供熱能力1200萬平方米。2007年12月30日運行投產的“沈水灣再生水源熱泵熱源項目”,可形成供熱能力260萬平方米。此外,正在建設中的“北部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源熱泵項目”,可形成供熱能力300萬平方米。據悉,未來的3年里,沈陽市將利用可再生水源地源熱泵系統對現有中小型供熱鍋爐進行替換,可形成有效替代面積440萬平方米,為新建建筑物供熱面積860萬平方米,完成供熱總面積1300萬平方米,到2010年,全市地源熱泵技術應用面積將達到6500萬平方米。并且沈陽政府承諾資金、技術、服務以及市場準入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保證地源熱泵供暖制冷費用將不會有所增加。
北京:截止到2006年底,北京市利用淺層地熱能供暖供冷的建筑物已達到800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其中,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最大單項工程面積達18萬平方米,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最大的單項工程面積達到13萬平方米。
天津:以天津大學為主要技術依托,大力推廣使用地源熱泵技術,制定了稅收減免、享受峰谷電價等優惠政策。
青島:一項總投資2700余萬元的土壤源空調示范項目在位于青島城陽區惜福鎮的千禧國際村建成投用,是青島首次將土壤源熱泵技術應用到居民生活中。特點:前期投資高,運行費用低,估計10年收回成本。
江蘇:《省建設廳關于推進建設系統節約型社會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積極鼓勵采用集中式太陽能熱水系統及地源、水源和空氣源熱泵技術,建立示范項目的要求。
重慶:為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重慶市財政局、市建委決定今年和明年共拿出5000萬元,用于補助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并于近日聯合出臺了《重慶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專項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