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年前的鼓勵消費到限購,中國轎車市場又從井噴落入了谷底。唯獨豪華品牌一枝獨秀,上半年國產三大豪華品牌ABB(奧迪、奔馳、寶馬)中,奔馳、寶馬的同比增長都超過60%,多年穩居王座的奧迪,以退為進,經過一個月的停產擴能,在六月底,以2.5萬輛的優勢領先寶馬。終結了寶馬在中國年內銷售可能超過奧迪的造勢。 上半年,奧迪銷售13.9萬輛,寶馬11.3萬輛,奔馳8.9萬輛。差距重新拉開。 據一汽大眾總經理安鐵成介紹,為打通產能瓶頸,一汽大眾在二三月份進行的擴能改造,依靠新增的產能,奧迪全年可以產銷突破30萬輛。經過“十二五”的改造和調整,將把一廠改造為奧迪的專業工廠;佛山新工廠,也將安排奧迪生產;到2015年,奧迪將形成70萬輛的生產能力。秉承“全價值鏈本土化”的一貫宗旨,奧迪將把適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進行本土化生產。在總銷量中,進口奧迪只占小頭。 進口車曾經占大頭的奔馳,正在發生質的變化。連續兩個周末,北京奔馳25萬臺發動機新工廠破土動工;有2000項技術升級的新C級車上市;兩大新聞盡顯本土化生產的發力。北汽控股董事長徐和誼明確無誤地告訴記者,到2015年,北奔的生產能力將達到40萬輛,甚至更多。在北奔,今年還將推出國產奔馳SUV GLK,今后北奔每年將陸續投產奔馳的后驅主流車型、前驅小型車和SUV。去年,奔馳集團董事長蔡澈曾宣布,隨著北奔駛入快車道,奔馳在中國的總銷量中,進口和本土化產品的比例將從當下的7:3逐步變成3:7。 寶馬2009年宣布,在沈陽建設華晨寶馬新工廠,當時的產能發布語焉不詳,但估計在20萬輛左右,加上舊廠改造,明年形成30萬輛能力不成問題。寶馬在全球生產能力有余,在中國市場能夠做到進口與本土市場平分秋色。 筆者預測,到2015年ABB在中國的總銷量大致分別為70萬輛、60萬輛、50萬輛,奧迪領先底氣很足,雙B誰先誰后,尚未明朗,不過背靠北汽控股沖勁與實力,北奔能否后來居上,超過寶馬,很有看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