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車市場經過近兩年的高速增長,今年開始掉頭向下。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上半年汽車產銷數據顯示,在汽車產銷上半年正增長的背景下,商用車上半年則為負增長。 宇通客車等多家商用車企業為了轉嫁單一產品線的風險,開始積極轉型,開拓多個產品系來應對市場下滑。分析認為,商用車廠商通過收購或者用企業內部的力量開拓新領域的戰略是可行的,因為產品線單一的公司很容易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不利于公司穩定發展,所以公司急需拓寬產品線以規避風險。 商用車降速 2010年,中國大型商用車首破百萬輛,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2010年的井噴幾乎超過所有人的預期,被稱為商用車行業近十年來的發展“波峰”。巔峰過后有險境,今年的中國商用車市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日前,中汽協發布了6月及上半年的產銷數據。今年上半年,汽車累計產銷915.60萬輛和932.52萬輛,同比增長2.48%和3.35%。不過商用車上半年產銷同比下降6.07%和3.67%,除客車產銷同比增長外,其余均低于上年同期,半掛牽引車降幅最為明顯。“重卡市場銷量增速與國家的GDP增長率關系很大,商用車市場增幅放緩是肯定的。而且前兩年車市增速太快,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今年的市場需求。”金維華告訴記者。 對此,高盛表示,內地重型卡車市場本年將下跌12.4%至85萬輛,主要因為調控致需求下降,及不利調控氣氛影響,料銷售至第四季度才會回升,同時交通部發出汽油效益標準后,工信部表示正制定新一輪規定,有關成本上升將進一步影響重卡市場。 擴充產品線轉嫁風險 主打重卡和發動機的重汽去年就有意拓展產品品類,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去年,重汽與成都王牌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成都王牌”)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國重汽以“增資擴股”方式對成都王牌進行投資,雙方將致力于把成都王牌打造成年產40萬輛重、中、輕、微全系列商用車,營業額達400億元的商用車生產基地。2011年首期投入10億元,啟動10萬輛中、重卡項目。 同時重汽還自主開發了大中小型客車。去年4月底,重汽生產的第一輛豪沃品牌客車下線,并將批量交付濟南公交。其實,重汽并不是唯一投身于客車生產的卡車企業,華菱和北奔都先后宣布客車生產項目已經上馬。 對宇通來說,重卡的誘惑更大。與重汽一樣急于轉型的宇通集團,也抓緊布局卡車市場。一方面,宇通要進行擴大再生產,重卡銷量一般可達十萬數量級,而客車只是萬輛級,如宇通生產重卡,那么其規模和實力都將得到實質性提高。宇通集團在2年前就啟動卡車項目計劃,不過截至目前,該項目進展緩慢。宇通集團內部人士表示:“商用車市場人才有限,新進入的品牌就要到一些成熟的廠商去招人。但是囿于新進入品牌的劣勢,以及地緣優勢不足,很難招到高端人才。” 包括長安汽車、山西大運、中集卡車乃至沒有商用車經驗的奇瑞汽車都紛紛進軍卡車市場,進入商用車投資的熱潮。 分析師劉旭光認為,企業開拓產品線可能會碰到客戶認可度的問題,“用戶認可你的重卡,未必就認可你的客車,反之亦然。卡車企業也許能憑借技術優勢造出品質不錯的客車,但要改變行業格局并不容易。”劉旭光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