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挖掘機行業的“混戰年”,在這場混戰的上半場,本土挖掘機品牌日漸崛起,不斷蠶食著外資品牌的市場份額。 據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統計,6月份,25家主要挖掘機制造商共銷售挖掘機1.03萬臺,同比下滑12.47%,環比下滑28.07%。1-6月累計銷售12.54萬臺,同比增長27.71%。 挖掘機6月的銷售狀況沒有超出市場的預期。早在上月行業公布月度銷售數據之時,多家券商研究員就告訴記者,貨幣政策緊縮導致下游需求銳減;同時,由于行業競爭的加劇,旺季促銷造成了行業需求的提前透支。因此,挖掘機的銷量在三季度之前不會樂觀。 雖然進入二季度以后,挖掘機行業整體銷售情況不佳,但從各月的銷售明細來看,內資挖掘機品牌勢頭良好。以三一重工、廈工股份和柳工、山重建機為代表的內資品牌正在為挖掘機進口替代添磚加瓦。 數據顯示,6月份,九大主要外資品牌挖掘機銷售5666臺,同比下滑32.93%,環比下滑32.27%,銷售占比已從3月末的65.8%下降至55.13%。而八大內資品牌的銷售占比已從3月末的31.62%上升至33.93%。 在本土挖掘機品牌強勢突圍中,三一重工的表現尤為搶眼。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共計銷售1.38萬臺,同比增長80.89%,其中6月份銷售1123臺,已經超過斗山中國,成為國內挖掘機市場份額第二大品牌。這也是繼今年1月之后,三一重工二度超越小松中國,位居行業月度銷售冠軍。 在25家主要挖掘機制造商的銷售中,本土品牌與日系品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據行業協會估算,在2011年,小松中國、日立建機等日系品牌的市場份額將分別同比下降1.92%和1.37%;而三一重工、山重建機等本土挖掘機品牌的市場份額將分別同比上漲2.48%和1.18%。 本土挖掘機品牌的崛起與行業競爭環境的變化不無關系。長期以來,來自日本的二手挖掘機一直制約著本土挖掘機的發展。2010年,我國進口二手挖掘機4萬臺左右,其中從日本進口的二手挖掘機至少在3萬臺以上。然而,日本“3·11”大地震后,中國挖掘機市場的銷售發生了明顯變化。為了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日本本土對于工程機械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加大,日本二手挖掘機以及新機出口量都出現一定程度下降。這就意味著,中國市場出現一個不小的“真空地帶”。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本土挖掘機品牌迎來了機會,如果能夠抓住,本土品牌的市場占有率會出現一定的增幅。如果能夠保持住增長態勢,國內市場的競爭格局將有較大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