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新疆近年來通過承接東部裝備制造產業轉移以及本土制造企業的崛起,正在成為中國西部裝備制造產業基地。未來5年,新疆將形成10大裝備制造基地,并以年均22%的增速實現裝備制造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 隨著近年來中國東部能源資源日漸枯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以能源開發、裝備制造為代表的東部產業開始向西部省區轉移。新疆依托連接中亞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能源資源,在“十一五”期間積極吸引大企業大集團“扎根”新疆。新疆機電行業辦公室主任高建軍表示,“十一五”期間,新疆裝備制造產業實現了年均40%以上的增長速度,通過5年的發展,新疆裝備制造產業占全區工業的比重從不到1%提升到4%,共有200多個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產值已達300億元以上。 2011年4月,陜汽集團落戶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年產五萬輛重型卡車及專用車制造基地。陜汽集團規劃建設部部長張增祥透露,“十二五”期間要在新疆再造一個陜汽,力爭產銷重卡25萬輛。同時,將通過橫向聯合、垂直整合,搭建汽車產業合作平臺,引進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完善重卡產業鏈,形成重卡產業集群,促進新疆汽車工業發展壯大。 烏魯木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經發委主任馬春雷介紹,開發區70%的工業總產值來自裝備制造業,占全區機械制造業的45%以上。陜汽集團、三一重工、東風汽車先后入駐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將逐漸形成一個機械制造產業基地。 新疆新華能開關有限公司五年前從浙江溫州遷到新疆昌吉,短短五年間,這家輸變電設備制造企業已擁有兩項高新技術發明專利,企業規模從7000萬元增長到1.7億元。公司負責人葛澤民說:“新疆和周邊國家市場很大,所以我們看重新疆,特別是現在新疆大建設大發展,項目太多了。現在我們的訂單都做不完,準備在塔吉克斯坦建廠?!?br> 就在中東部企業紛紛進入新疆謀求發展的同時,一些新疆本土企業也通過不斷自主創新,成為新疆裝備制造業的“中流砥柱”。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風電設備龍頭企業之一,具有全球風電裝備領域最先進技術路線——直驅永磁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已悉數推出低風速、低溫、高溫、潮間帶和近海的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組產品,正在研發國內最大的6兆瓦風電機組。截至目前,金風科技直驅永磁風電機組已進入美國、歐洲、埃塞俄比亞等海外市場,全球已有3000余臺金風科技直驅永磁風電機組在運行中。 新疆特變電工新能源公司致力于太陽能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推廣,逐漸形成了集煤炭、電力、多晶硅、硅片、組件、逆變器、系統集成應用的光伏產業鏈。目前,特變電工新能源公司已在新疆、西安建成兩大生產基地,成為中國最大的太陽能系統集成商之一。 今年6月19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同舉辦的中國新疆2011年產業轉移對接活動上,中東部省市企業與新疆各級政府簽署裝備制造業的對接項目達27項,總投資額818.48億元,涉及石油石化、農牧機械、汽車等領域。 “當前,新疆裝備制造企業要緊密依托新疆石油石化、煤炭、礦產、農副產品加工等重點產業的發展,依托向西開放戰略,大力研發符合本地產業發展需要的特色裝備,促進自身發展,”高建軍說,“未來5年,新疆將形成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昌吉、石河子、奎(屯)獨(山子)克(拉瑪依)地區、庫爾勒、伊犁、阿克蘇、喀什和哈密十大產業基地,并以年均22%的增速實現裝備制造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