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新車產銷繼續疲軟,不但延續4月負增長的態勢,而且同比降幅加大,年中考交出了不及格的成績單。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最新產銷數據顯示,5月份,新車生產和銷售的數據為134.89萬輛和138.28萬輛,與上月相比,下降12.14%和10.90%;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89%和3.98%,形勢不容樂觀。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日本地震持續發酵、國家宏觀調控持續加強、燃油價格不斷提升以及部分一線城市治堵和限購政策的全面實施,6月、7月乃至8月都會是負增長。即便是素有“金九銀十”之稱的9月和10月,也由于去年銷售基數過大,以至于難以出現正增長。 日系車銷量下滑 中國車市不可能永無止境的增長,適當的回調不見得是壞事,今年中國車市增長很難達到10%。”東風本田副總經理劉洪告訴記者。 日本大地震產生的沖擊波仍未過去。5月份,日系車在華銷量為15.38萬輛,市場份額為14.74%,罕見的低于德系車的18.65萬輛和17.88%。除東風日產交出5.7萬輛的出色成績單之外,其余廣汽本田、東風本田、一汽豐田及廣汽豐田均“不及格”,銷量均未超過2萬輛。其中,雅閣、凱美瑞銷量僅為6000輛,去年同期則是1.5萬輛左右。其他萬輛俱樂部常客的花冠、卡羅拉、CRV等也跌到只有5000輛的水平。 “因為產能調整,我們5月放了半個月的假,5月17號才開始上班。”廣汽本田總經理室廣報科羅玉堯告訴記者,“從6月份起,廣汽本田的產量將逐步增加,預計到8月份,廣汽本田才能恢復到地震前的生產水平。”與廣汽本田不同,東風日產花都工廠依舊三班倒,開足馬力的生產汽車。有業內人士認為,“日產是集全球資源支持東風日產,因為中國市場利潤高,本田、豐田則延續全球策略均衡的政策,沒有特別照顧中國市場。” 事實上,對于日系車而言,5月或許還不是最困難的時候,地震后兩個月的零件和汽車庫存還相對充足,但從6月開始,影響將逐漸明顯。盡管四大日系整車廠仍在咬牙堅持,但對產銷下滑的局面是有心無力。 德美車逆市上揚 盡管日系車下滑帶來巨大的市場空白,但填補它的不是自主品牌,而是德系車和美系車。德系車方面,南北大眾延續著強勁的銷售勢頭,各線產品供不應求,并推出新帕薩特和新邁騰兩款重磅新車;奔馳、奧迪、寶馬三大豪車品牌的銷量在激勵的“互斗”中迅速增長。5月份,奔馳在中國內地共交付6960輛。前5個月,奔馳在中國內地累計交付78140輛,同比增長70%。 5月份,上海通用產銷均超9萬輛,排名第一。微車市場受政策退市影響,產銷大幅下跌,上汽通用五菱也不例外,但它仍以9.1萬輛的成績排名第一。長安福特5月批售量32996輛,同比增長19%。今年前5個月,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公司累計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4%,達173189輛。 自主品牌方面,5月,本土品牌乘用車共銷售45.25萬輛,環比下降9.91%,同比下降5.9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39%,占有率環比下降0.58個百分點,同比下降2.71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