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一場由跨國汽車巨頭發起、以爭奪市場份額為目的的豪車大戰,正在全方位展開。作為私車第三城的成都市場,在北京、上海限車,一線城市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更是成為這場爭奪戰的風暴中心。一方面,本土集團瘋狂爭搶豪車品牌,另一方面,中升、百得利、運通等外地軍團強勢入侵。 然而,成都豪車蛋糕到底有多大?豪車銷售及售后人才儲備,能否支撐急速擴張的4S店?成都豪車是否出現了泡沫的苗頭?……一連串無法回避的“?”,已開始演繹成令人擔憂的“豪門危情”。 高投入帶來高風險?!懊總€豪車4S店的投入成本平均在2000萬元-3000萬元(不含土地成本),成都豪車4S店的建店規模動輒‘亞洲第一’、‘全球第一’。而目前,單車利潤已降了兩成,并且還將有更大幅度的下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豪車經銷商老總向華西都市報記者透露,“豪車市場的格局在兩三年內將變數叢生,不排除大洗牌的可能。因此,從輿論界到汽車廠商都應當正視現實,而不要過分頭腦發熱,盲目下所謂‘豪車黃金時代到來’的斷言。不可否認,中國豪華車市有著巨大的潛力,但這顯然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作為內陸的成都更是如此?!?br> “沖動的懲罰”。刀郎沙啞的歌聲對每一個豪車投資者來說,也許是夏日一杯清涼、醒神的慕尼黑啤酒。我們應當明白一點:豪門派對,不是誰都玩得起的游戲。 豪門派對誰都敢玩兒? 英菲尼迪增加到2家、進口大眾增加到3家、保時捷增加到3家、路虎增加到3家、雷克薩斯增加到4家、沃爾沃增加到4家、寶馬增加到6家、奔馳增加到7家,而奧迪布局15家店的“飛躍計劃”更顯生猛……僅以目前掌握的信息推算,一年內,成都豪車店的數量將猛增30家。如此令人瞠目結舌的狂飆速度,在全國尚屬首次。 兩三百年前,美國是全世界淘金者向往的地方,“美國夢”成為那個時代的流行詞匯。而今天,世人開始一起做“中國夢”——“得中國者得天下,討中國人歡心者賺大錢”成為全球商界的共識……此現象,汽車業尤為明顯,豪華車營銷網點的加速布局,就是活生生的例證。 近兩年來,中國豪車市場的光環格外華麗。高速增長的銷量,讓各大巨頭信心倍增,并將中國市場視為“最后的樂土”。我們不斷地在各種發布會和車展上,看見進口大眾、奔馳、寶馬、奧迪、沃爾沃、路虎捷豹等品牌掌門人的身影,而有關豪車在中國增加投資、引進新車型、設立總部、擴充產能、發展網絡的消息,更是不絕于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