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放緩的步伐超乎了業界的預想,經銷商對中國車市下半年走勢的悲觀情緒也正逐漸開始彌漫。自27個月以來首降的銷售數據,不得不讓廠商和經銷商開始擔憂車市下半年可能存在的硬著陸風險。 中汽協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出了中國車市整體的疲態增長。今年1-4月,中國市場同比增幅僅為5.95%。中汽協認為,目前車市仍面臨著政策退場、日本地震等因素的影響,由于一季度汽車產銷增速低于預期,因此全年產銷很可能達不到此前預測的10%-15%增長率。 最新的調查結果也顯示,47%的被訪者對下半年市場預期偏向消極,認為增幅將在5%以下甚至是負增長,40%的被訪者則將增幅估值范圍投向5%-10%。這也是1-4月車市連續走低的直接體現。 國家統計局5月11日公布的4月主要宏觀經濟數據顯示,CPI和PPI分別同比增長5.3%和6.8%,通脹仍未見底。而在通脹持續的背景下,央行頻繁加息以及不斷上調銀行準備金率的貨幣緊縮性政策,已經影響到部分企業的資金渠道,汽車消費無疑被囊括在內。 市場增速低于整車企業的原本預期,在市場上表現出來的無疑是銷售滯漲、庫存積壓。調查顯示,認為今年中國車市將會爆發價格戰的投票人數占到了69%,而明確持反對立場的人數僅占17%。一旦市場在接下來的數月繼續下滑趨勢且幅度超出預期,價格戰將一觸即發。 不過,汽車分析人士認為,價格戰不會是企業競爭戰略的首選,但市場競爭自發形成的價格戰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淘汰綜合實力偏弱的中小企業,達到行業整合提升集中度的效果。價格戰只是表象,隱藏在后面的是企業綜合實力的較量,既無產品和技術優勢,又無質量保證的車企,最終將在市場退潮時被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