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已經過去快兩個月,地震、海嘯,以及隨之而來的核危機,對日本汽車產業乃至國內汽車產業的影響越來越深。原先預計四五月份就可以全面恢復生產,現在看來沒那么容易。由于一些來自日本的關鍵零部件何時恢復供應尚不明朗,不僅國內生產的日系品牌,歐美系品牌和自主品牌汽車,都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國產日系車受影響最大 豐田汽車公司日前宣布,日本國內生產預計將從7月起逐步恢復生產,到11月—12月時恢復到正常生產水平。日本以外地區的生產情況,根據從日本運輸零部件所需要的時間,預計將從8月起逐步恢復生產,到11月—12月時恢復到正常生產水平。 豐田宣布,在6月3日以前,豐田所有在華整車工廠的開工率將調整為平時的50%,在極端情況下可能調整到30%,而計劃于7月以后的高溫假提前到5月上旬執行。 東風日產從4月開始,不再加班加點,恢復正常生產,以充分利用庫存,延緩日本進口零部件供應短缺的壓力。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已經把每年例行的高溫假提前到五月上旬開始執行。 受地震影響,國產日系品牌汽車產銷4月份明顯下滑,預計二季度銷量都將受到嚴重影響。要擺脫地震影響,估計要到7月份以后。 本田技研社長伊東孝紳表示,本田所有的工廠和生產線都完成了修復和恢復,但是一些零部件供應存在問題。主要是汽車電腦里面的微處理器芯片。這個芯片廠的生產線在地震中受到損害,什么時候能恢復生產,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 歐美中國品牌也受影響 由于缺乏來自日本的汽車零配件,多家德國汽車制造廠不得不暫停生產。這些汽車工廠短缺的零配件主要和電子芯片有關。芯片斷貨直接影響到德國汽車制造業。 美國福特汽車日前發出警告,因為來自日本的零部件短缺,該公司可能放緩或暫停其亞太地區的生產活動。 大眾汽車采購的汽車水泵是博世公司日本工廠生產,供應也受到一定影響。 國內一些自主品牌汽車廠家,也采用了裝有日本電子芯片的零部件,不可避免也受到影響。 汽車芯片供應鏈斷裂 日本是汽車電子芯片生產大國,此次大地震使電子芯片供應鏈從源頭發生斷裂,而又沒有替代供應。 馬自達中國公司總裁山田憲昭對記者說,此次地震減少了日本20%的電力供應,對日本經濟復蘇和長期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不僅汽車產業,其他產業也將長期受到影響。 除了汽車電子,在其他許多領域日本也處于產業鏈的最高端。日本地震的影響不僅在汽車行業,也將逐步波及其他領域,必須未雨綢繆,做好應對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