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日開始北京地區備案二手車準許交易。(2010年12月23日之前北京各個二手車市場內注冊入庫的備案二手車可以按照12月23日之前的政策執行過戶,不需搖號指標)。 這類車輛經過了嚴格的政府部門審批,總計北京地區有12000余輛,分布在北京花鄉、中聯、亞運村、歐德寶等幾個二手車交易市場內。 其中花鄉市場作為最大的二手車市場,備案車輛為8000臺,備案車準許交易后市場涌進了大量的購買用戶,目前備案車輛已基本售罄,而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數經銷商留標而不是"銷售指標"。 ●備案車庫存三個月 平均每輛損失3.4萬元 在我們走訪的一些舊車經紀公司,他們一直著急有關這些備案車的問題,不少經銷商反映庫存時間過長造成了較明顯的損失。某位經紀人給我們粗略算了一下,市場當時備案車平均成本在8萬元左右,新政策之后車輛間接折舊損失30%,庫存100天的人員、房屋租金、水電等損失每臺車至少1萬元。那平均下來每臺車在備案庫存期間的損失也就是8×30%+1=3.4萬元,損失相當明顯,這還不算資金占壓的利息成本等。 ●4月1日前已經銷售4000臺 近八成保留指標 很多經銷商表示為了減少庫存資金壓力,很多車輛只要價格差不多都已經在4月1日前銷售,其中將近八成銷售到外省市,經銷商保留這些車輛指標,為了今后經營繼續使用,有兩成他們表示都銷售給了關系戶,維護一定的業務,有小幅的加價。加價幅度在1-3萬元不等,也就是抵消了庫存的部分損失而已。 ●大部分經銷商選擇長期經營 殺雞取卵者極少 很多媒體傳言這些備案車的牌照價格已經炒作到了10萬元等等,其實從實際目前來看,平均"牌照價格不到5萬元",也就是能彌補一些經營的庫存車損失,還有大部分經銷商保留了指標。一家經銷商表示,目前北京二手車經紀公司如果沒有指標"周轉"無法進行下一步的經營,雖然出售備案車可以一次性獲利,但是未來經營沒有指標難以進行業務開展。他說如果有指標,每個指標每年可以帶來的"間接利潤"至少在5萬元,而一次性出售只能是殺雞取卵,涸澤而漁,對于正規的經營者不可取。 ●高價炒作、違規經營被嚴厲處罰 備案車許可交易后也出現了一些極端的炒作行為,比如某些極低價格的車輛標價"超乎尋常",一些已經簽訂合約的又要加價銷售,面對這些問題市場采取了嚴厲的處罰措施,由市場商戶組成的管理委員會決議針對惡意炒作價格、簽約附加加價等違規行為處以停業、停止備案車交易的嚴厲處罰。一旦消費者投訴,違規商戶必須接受嚴厲處罰,4月1-3日共處罰5家公司、6起投訴,起到了明顯的規范作用。 ●可交易備案車已基本售罄 根據市場初步統計,目前市場內經銷商已經過戶保留其自身使用經營的備案車在5000臺左右(實際花鄉市場每日庫存10000臺,經銷商表示庫存指標仍不夠使用);4月1日至10日共交易備案車輛2800余臺,8000臺備案車輛已基本售罄,余下部分車輛主要是訂購用戶已經支付了預付款、等待相關手續的辦理。 備案車的基本售罄預示著新政策對于二手車的影響已經明顯,政策的導向性和透明化基本完成,各家公司將根據自身條件進行經營調整,北京的二手車行業將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新政之下新策略,行業的洗牌時刻重新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