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產汽車銷量為498.37萬輛,同比增長8.08%,增幅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中汽協常務副會長董揚稱,油價上漲等政策因素影響了一季度汽車產銷量。 中汽協的統計顯示,今年3月,國產汽車產銷分別為182.73萬輛和182.85萬輛,同比增長5%左右。當月,乘用車銷量雖然超過130萬輛,但未并像往年一樣創出歷史新高,且同比增速明顯回落。一季度,國產汽車累計產銷分別為489.57萬輛和498.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48%和8.08%,增幅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69.51個百分點和63.7個百分點。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董揚用“喜憂參半”來概括一季度汽車產銷,“喜的是看到中國汽車產業正在不斷回歸理性,憂的是增速回落過快,今年部分車企效益會明顯下降,有的可能出現經營困難。”董揚認為,一季度汽車產銷增幅明顯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購置稅優惠等政策退出、油價上漲、部分城市汽車限購、日本地震等因素。董揚認為,不能低估油價上漲對汽車產業的影響,“目前油價基本不降,一直在漲,如果每升漲到10元,就會成為制約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另外,北京等大城市采取的治理交通擁堵措施如提高停車收費、限制購買等,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心理。” 董揚還表示,日本地震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是全面的,不僅僅局限在日系車,“不能僅計算一級供應商,還要看二三級供應商甚至更多,諸多關鍵零部件仍然需要從日本進口。”他表示,由于日本汽車企業的復產信息尚不明確,所以目前很難全面評估其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