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中國錳礦之鄉”稱號的西部邊境縣廣西崇左市大新縣,憑借豐富的錳礦資源和陸路與東盟國家對接的優勢,致力建設中國最大的錳業基地和全國錳業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區,其錳產業正由“資源型”向“創新型”發展。 這個地處中國南疆與越南相接壤的邊境縣,目前已探明的錳礦總儲量高達1.38億噸,品位達32.18%,占中國錳礦儲量的四分之一,縣境內的下雷錳礦更是中國目前所勘測到的最大錳礦床。 中共大新縣委書記雷多榮介紹說,在“十一五”期間,大新錳礦冶煉企業總裝機容量已達254200KVA,年生產能力達60萬噸;電解金屬錳年生產能力達10萬噸;電解二氧化錳年生產能力3萬噸。2010年錳業實現產值40.89億元人民幣。目前,大新的電解金屬錳、硫酸錳、天然放電錳粉產量已居全球第一。 雷多榮表示,產業基礎和主體都在大新縣的中國最大錳業集團中信大錳公司,2010年的工業產值和銷售收入雙雙突破50億元,成為全球錳行業中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大新縣政府已經決定,在此基礎上依托中信大錳和新錳集團兩大龍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組建錳業兩大“航母”,建設以無汞堿錳電池、錳鋰電池等為代表的高級錳加工產品基地和低碳錳合金基地,力爭2011年錳業產值超60億元人民幣;到“十二五”期末,全縣錳品總產量要達到400萬噸。 雷多榮表示,錳產業作為大新的資源性支柱產業,目前已經到了產業轉型期,大新將改造提升現有采選冶企業,延長錳精深加工產業鏈,加快錳業實現優化升級,打造中國重要的生態錳業示范基地,建設全國錳業循環經濟發展標準示范縣和中國最大錳業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