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鋼價、成本、需求、盈利、產量以及投資和產能擴張六個維度對鋼鐵行業進行分析,得出目前處于長周期(3-5年)已經度過拐點向上,中周期(1-2年)仍待消化過剩產能,短周期(1-2個季度)已經利空出盡預期在變好的時間點上。 核心要素如下:長周期看鋼鐵已經完全度過了金融危機的影響,難以再出現單季度大幅虧損的現象,考慮到宏觀條件已經轉向,現在的盈利屬于正常水平,不能寄希望于盈利能力的再次快速改善(板材仍有增盈空間)。中周期看產能過剩略超預期,今年預計仍有3500萬噸新增產能投產,這與目前噸鋼日產的換算數據吻合,按目前每年3000億的行業投資會繼續帶來近4000萬噸/年的新增產能,需求年增6-7%,供需平衡拐點比預想到來更晚。短周期看現在已經是階段性的底部,鋼價經過三月上中旬調整后短期觸底,鋼產量下降和庫存下降,鋼價預期起穩反彈,二季度協議礦價確定后最大利空出盡,而日本震后減產礦石需求降低也會抑制現貨礦的飆漲,預計礦價短期會維持在1400附近,長期看海外礦依賴度會繼續降低。環比一季度,二季度鋼企盈利空間收窄進入微利狀態,但已經在市場預期之內,預期會逐漸變化。 二季度可能出現的行業催化因素有:1、日本災后重建的需求拉動。當重建計劃出臺時會形成催化,但概念大于實質。2、保障房施工力度超預期。一季度地方保障房建設集中在完成供地階段,二季度開始施工會加速,不斷出臺的督促政策也會加強市場預期。3、減排限產風再起。工信部最新要求今年單位能耗下降4%,雖然弱于去年(去年約6%),但現在194萬噸/天的產量釋放肯定會受到遏制而下降,有利于緩和供給過剩。另外經我們測算,水利投資對鋼鐵的拉動非常有限,莫盲目跟水利概念。 投資策略:基于上述邏輯,我們對鋼鐵繼續看好。目前行業整體PE15倍;PB1.69倍,與A股整體折價率0.56,處于歷史均值偏下水平,估值略偏低。建議重點關注三條主線:一是地震受益概念股,即寶鋼、凌鋼,二是區域和特鋼,即八鋼、酒鋼、鑄管,三是低估值高安全個股,即大冶、杭鋼和南鋼。包鋼考慮增發購入礦山后其股價當在6.6-8.1之間,可做波段操作。 風險提示:二季度存在行業盈利低于預期,地產投資下滑超預期以及市場系統性下跌的風險?!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