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一汽解放和中國重汽在重卡界地位已經舉足輕重,在重卡領域取得的成功,并沒有讓他們滿足。如今,他們紛紛把發展的目光投向了輕型商用車市場。與此同時,在乘用車領域風聲水起的上汽、長安,也紛紛把彌補短板的目光瞄向輕型商用車市場。 上汽:商用車公司正式成立 MAXUS大通寬體輕客下半年上市 3月21日,上海汽車商用車有限公司在上海舉行了揭牌儀式。此前的2月28日,上海汽車國際化商用車品牌——MAXUS大通在上海科技館正式發布,技術源自于上汽2009年收購的英國LDV公司,產品線涵蓋“輕客、中客、大客、輕卡、中卡、重卡、特種車輛、工程車輛”。 據了解,隨著全球商用車市場的不斷發展,上海汽車規劃了MAXUS大通的產品系列。寬體輕客作為MAXUS大通進入市場的首款系列產品,其品質、技術、安全和環保等均處于國際一流水平。產品計劃于今年下半年上市,并同步登陸國際市場。今年上海車展上汽商用車展臺將展出MAXUS大通的寬體客車產品,今年下半年這款車將作為上汽的商用車公司推出的首款車型上市。 上汽商用車項目組于2009年10月成立,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上汽商用車領域的產銷目標將達到50萬輛。除了生產寬體輕客的平臺,上汽集團已批準上汽商用車公司進行第二個平臺的研究,第三個平臺的前期研究也已經開始。據了解,第二個平臺將是增長最快的另一個商用車細分市場。 長安:收購保定長客和長安跨越 發展輕型商用車 3月1日,長安汽車發布公告稱,為拓展產品譜系,發展北方輕型車基地,擬出資收購重慶長安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持有的保定長安客車制造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時,為發展南方輕型車基地,擬出資收購長安工業所持重慶長安跨越車輛有限公司34.3%的股權,以發展輕型商用車業務。 長安汽車稱,本次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以保定長客和長安跨越的輕型客車和輕型卡車業務為基礎,發展公司的輕型商用車業務。收購完成后,有利于公司進一步規范運作并減少日常性關聯交易,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與實際控制人下屬企業之間的潛在同業競爭,有利于公司在輕型商用車業務領域的發展,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據介紹,保定長客為長安工業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主要經營范圍是客車、貨車、客貨車、電動汽車、特種車及零部件制造、銷售等。2010年,保定長客實現銷售收入8.1億元,利潤總額797萬元;截止2010年底,凈資產1.46億元。 長安跨越成立于1999年,主要生產、銷售載貨汽車、專用汽車、跨界客貨兩用車、低速貨車和微轎,注冊資本為6533萬元,其中長安工業占股34.3%,重慶跨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占股51%,重慶華亞企業總公司占股14.7%。2010年,長安跨越實現銷售收入14.92億元,利潤總額1512萬元;截止2010年底,凈資產1.04億元。 一汽:合資通用 共謀輕卡 3月份,一汽通用哈輕公司第一輛試生產車在新廠正式下線。標志著哈輕公司新廠已經基本具備了生產啟動能力,并將于5月開始量產輕卡。 為了彌補輕型商用車的短板,2009年8月,一汽與通用合作,成立一汽通用輕型商用汽車有限公司,開啟了其對輕型商用車業務的全面整合,一汽哈輕公司成為合資公司的子公司。當年,一汽哈輕公司的整體搬遷改造項目——中國一汽哈輕10萬輛輕卡工程在哈經開區哈平路集中區開工建設。該工程投資總額為14.23億元,一期達產后可實現年產輕卡10萬輛。 合資公司首先生產輕卡,是一汽和通用的共同需求。因為對于一汽來說,有自己的客車業務,而輕卡的銷售卻一直受東風、江淮和江鈴等輕卡企業壓制。在通用商用車的產品線中,高端輕客和皮卡居多,而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輕卡產品則幾乎沒有。所以,在成立合資公司僅5個月后,把合資的第一個產品,鎖定在輕卡上。 與此同時,在產能方面,一汽通用也給予其輕卡產品大力的支持。日前,一汽哈爾濱輕型汽車新廠已竣工,預計5月末實現輕卡量產,加上云南曲靖工廠10萬輛產能,到明年一汽通用的輕卡產能將達到20萬輛。同時,哈爾濱工廠還為將來預留了擴產10萬輛的能力。 東風:重組山東凱馬 沖擊輕型商用車第一 2010年11月中旬,凱馬發布公告稱,擬由山東凱馬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東風汽車、管理團隊三方共同出資,在山東壽光成立一家以生產微客、微卡為主要產品的有限責任公司。重組后,東風股份有望成為國內輕型車產銷量的老大,沖擊福田的冠軍位置。 根據發布的公告,合資公司注冊資本擬為人民幣2.2 億元左右,其中凱馬汽車以現有的部分土地、廠房、設備和債務等出資,出資比例為51%,為合資公司的控股股東;東風汽車以貨幣出資,出資比例約為40%;合資公司的管理團隊以貨幣出資,出資比例約為9%。 與此同時,東風汽車擬以貨幣方式向凱馬汽車增資。公告中稱,增資方案為兩種,如果濰華拖參與此次增資,增資后在凱馬汽車中的股權比例不變;東風汽車作為新股東,以貨幣方式投資12478萬元,股權比例為10.13%;凱馬汽車的注冊資本將從原34200萬元調整為38100萬元,凱馬股份仍為絕對控股股東。如濰華拖不參與此次增資,東風汽車作為新股東,以貨幣方式投資12291萬元,股權比例為10%;凱馬汽車的注冊資本將從原34200 萬元調整為38000 萬元,凱馬股份仍為絕對控股股東。 凱馬汽車是恒天凱馬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目前以制造銷售輕型載貨汽車、農用運輸車及汽配附件等為主營業務,注冊資本為34200萬元。其中,凱馬股份持有其83.66%的股權,山東濰坊華源拖拉機有限公司和18 名合伙人持有其16.34%股權。目前在全國建立了400多個營銷網點和400多個凱馬服務站,公司聲稱,爭取到“十二五”末,成為全國一流的載貨汽車生產基地。 中國重汽:收購成都王牌 發展思路“先輕后重” 在對輕型商用車板塊的布局上,2010年,中國重汽先后收購了王牌和福建永安這樣以中、輕型產品見長的企業。據介紹,成都王牌和福建永安是兩家以生產中輕卡為主的企業,產品在重型車噸位以下,他們的市場布局和產品安排一方面符合中國重汽長遠發展的規劃,另一方面也補充了中國重汽的產品鏈,由重型車產品開始向下延伸。 也許因為同是制造卡車出身,所以在選擇首先發力的產品類型上,中國重汽與一汽同樣是以輕卡為主要著力點,從輕卡入手逐步完善輕型商用車系列產品。在2011年商務年會上,由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生產的新款輕卡正式亮相,其產品將進入平板貨車、廂式貨車、專用底盤市場。 在年會上,中國重汽也重申了成都王牌“先輕后重”的發展思路。中國重汽對成都王牌有著完善的規劃,2011年第一步先集中力量發展輕卡,產銷目標是10萬輛。按照雙方制定的遠景規劃,中國重汽與成都王牌將把合資公司打造成為年產40萬輛的商用車基地,2015年力爭實現產銷10萬輛中、重卡以及30萬輛輕、微卡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