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日前成立,主管單位是國務院國資委,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總裁蔡敏勇當選為首屆會長,首批機構會員有66家。 近年來我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市場快速發展,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國務院國資委針對全國26個省份的統計結果顯示,2010年通過產權交易市場公開掛牌轉讓國有產權921億元,比評估結果增值143億元,平均增值率為17.8%。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協會成立大會上指出,多年來,國資委一直積極推動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的成立,目的就是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通過成立自律性的行業組織,搭建產權交易機構與政府、社會之間的溝通平臺,擴大產權交易市場影響力,促進交易機構自身行為的自律,維護正常的產權交易市場秩序。協會的成立,是對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多年來工作和所取得成績的充分肯定,標志著企業國有產權交易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據介紹,協會成立后,將督促會員機構嚴格遵守國家關于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交易的相關法規、政策,通過制定行規行約、行業標準、機構自律守則等,加強行業自律,推動我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市場的規范和健康發展;通過統一發布行業相關信息,促進行業資源共享,進一步推動國有產權在更大范圍的優化配置;通過引導會員機構在國家政策法規的框架下開展業務創新,為各類投資者提供更加高效的市場服務。 對于協會今后的工作,黃淑和提出四點希望,即堅持市場化發展方向,實現規范化運作;加強協會自身建設,準確把握自身定位;樹立服務宗旨,切實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推動和拓展市場發展空間的同時,注意防范市場風險。他指出,協會要著重在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方面發揮作用,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及時反映各機構會員的訴求。 協會的成立也引發了相關方面對于國有產權兼并重組將有新舉措的猜測,對此蔡敏勇并未明確表態,只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國有產權交易將呈兩位數增長,未來國有產權交易所機構數目會逐漸減少,但交易所會越做越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