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趙建軍在提交給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的《常州市2010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和2011年計劃安排意見的報告》中,回顧了全市2010年計劃執行情況,提出了2011年主要預期目標計劃和重點建設項目計劃。
2010年計劃執行情況
2010年,常州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各項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突出“創新、發展、提高”,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創新、惠民生等各項工作,全面完成了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年度計劃和“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全市經濟運行實現“高開穩走”,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新進展,五大產業、現代服務業發展加速,科技創新步伐加快,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城市功能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增長較快、質量提升、結構優化、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的良好態勢。201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976.7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13.1%;地方一般預算收入 286.2億元,比上年增長3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03.6億元,比上年增長23.4%。
在抓當前、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同時,市委、市政府堅持謀長遠,深入開展了“十二五”發展謀劃,組織編制了“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全面提出了常州市“十二五”發展的定位、目標和主要任務。
2010年,圍繞“有效投入提升年”活動,各級各部門加強對重點項目的服務和協調推進,全市160項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00億元以上,完成年度計劃的95%以上。天合光能500MW垂直一體化一期工程、億晶光電晶體硅電池垂直一體化、上上特種及超高壓電纜、東風大馬力輪拖、淹城春秋園、青洋路高架、滬寧城鐵常州站、中吳大道城市化改造等項目建成投產或投運;瓦盧瑞克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玉柴大型挖掘機、晶品光電、戚電廠燃機熱電聯產工程、東南家居現代展示及銷售中心、寶龍城市廣場、高鐵場站核心片區綜合配套等項目開工建設;常州國際創新基地、光寶華東營運中心、常州機場改擴建、西太湖綜合整治工程、廉租住房及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工程、現代傳媒中心等項目均在積極推進中。城市軌道交通規劃通過國家、省專業評審并上報國家審批。 2011年主要預期目標計劃
報告提出,2011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建議如下: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注冊外資實際到賬額增長10%;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全社會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環境質量綜合指數達到85分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和氨氮化物排放削減率根據省下達指標確定。
報告提出,為了貫徹實施好國務院《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依法做好土地收儲和出讓計劃。
2011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
報告提出,2011年初步安排135項市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1527億元,年內預計完成投資527億元。重點項目分經濟發展類項目、社會發展類項目,以及前期項目。經濟發展類項目共103項,年內預計完成投資392億元,主要分64項高新技術及工業項目、30項現代服務業項目和9 項農業產業化項目。其中,高新技術及工業項目年內預計完成投資248億元,主要包括柳工挖掘機、玉柴工程機械、瓦盧瑞克曼內斯曼無縫鋼管等25項裝備制造業項目,國家電網電氣設備檢測中心、天合光能1GW高效太陽能電池和光伏組件生產項目等16項新能源及環保產業項目,華潤包裝材料瓶級聚酯切片三期等12項新材料項目,晶品光電LED外延片和芯片等6項電子信息項目,康輝醫療器械等 3項生物醫藥項目以及2項其他產業項目。現代服務業項目年內預計完成投資116億元,主要包括常州國際創新基地等4項生產性服務業項目,常州創意產業基地等5項文化創意項目,南田文化村公建配套及歷史文化區等5項旅游項目,蘇浙皖邊界市場改擴建等13項商貿流通業(含物流)項目,月星環球商業中心等3項房地產提升項目。農業產業化項目年內預計完成投資28億元,主要包括太湖銀魚良種示范園、菜根香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娘水餃現代農業產業園等。
社會發展類項目共27項,年內預計完成投資135億元,主要分16項基礎設施項目、11項社會事業項目。其中,基礎設施項目年內預計完成投資109億元,主要包括空港建設、高速公路建設、航道建設、城市主干路網建設、西太湖綜合整治等。社會事業項目年內預計完成投資26億元,主要包括常州技師學院新校區、常州現代傳媒中心、常州報業傳媒大廈等。
前期項目共5項,主要包括常州城市軌道交通、中石油常州材料基地、正大甲醇制烯烴、戚電公司天然氣燃機9F工程、城市輕軌車輛生產基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