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五”中,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發展迅猛。據機床行業產值的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只有1300億元;2006年突破2000億元;2007年達到2600億元;2008超過3000億元;2009年,在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消費大國后,我國首次成為世界第一機床生產大國,產值達4014.2億元。5年來我國機床工業持續高速發展,除了2009年的增幅為16.1%外,其它年份都在25%以上。 那么,“十二五”我國機床行業又將迎來怎樣的春天呢? 加快產品結構調整 談到“十二五”中國機床行業的發展,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賈育秦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新的5年內,機床行業應該會更加明確其發展方向,例如數控系統方向,并積極為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創造好的條件和環境。”這樣的希冀的確是眾望所歸的,因此專家認為,首先,應進一步加快機床產品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其次,實施企業結構調整,提高制造生產水平。不僅如此,對于生產企業還應給予鼓勵、扶持政策,加大對數控機床制造的生產,努力提高中高檔數控機床的出口比重和出口效益等。 在機床標準方面,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行業部副主任邵欽等對機床工具行業“十二五”規劃進行了解讀,認為在新的一年中,應更加明確機床工具行業標準化工作的方向和目的,充分認識到標準化工作的意義和肩負的使命,希望行業企業能進一步重視標準化工作,落實有關政策,不斷推動標準工作與行業發展相結合。 大力發展數控系統及應用 2010年10月,國務院出臺的《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指出,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征,立足我國國情和科技、產業基礎,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提出應強化基礎配套能力,積極發展以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制造裝備,其中以高檔數控機床為重中之重。 數控系統是高端裝備控制的核心,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的負責人表示,今后應不斷提升科技創新以及高檔產品的開發研究能力,盡快形成產業化能力,強化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最大程度地滿足“十二五”高端裝備和基礎裝備的需求,爭取“十二五”機床數控標準化能開創新局面。 數控機床是當代機械制造業的主流裝備。據悉,目前已有幾家大型機床廠開始著手建設數控機床產業基地,另外加上政府的扶持,各地數控機床產業基地建設以及入駐基地的企業還能夠得到一些政策上的優惠。 但是目前大多數控機床產業基地的配套建設并不完善,難以形成產業集群效應,這與機床行業配套加工的特殊性有關。業內相關人士表示,機床不屬于量產設備,具有專一性和個性化的特點,有時一套新設備在加工一組零件后,會很久沒有類似訂單,設備就會閑置。希望政府出臺機床配套企業的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加速發展。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世界機床業逐漸進入以數字化制造技術為核心的機電一體化時代,例如數控機床。數控機床業正在向高端邁進,它是制造業的加工母機以及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據了解,目前歐、美、日等國家已先后完成了數控機床產業化進程,由于國外的數控機床技術較為先進,高速高精與多軸加工成為數控機床的主流,納米控制也已經成為高速高精加工的潮流;機床與機器人的集成應用日趨普及;多任務和多軸加工數控機床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業領域;智能化加工與監測功能不斷擴充。 賈育秦教授對記者表示,“我國目前的機床行業在提高自身技術的同時,還應多借鑒國外的優秀經驗,畢竟國外的發展相對來說已較為成熟。” 專家預測,未來5年內機床行業復合增長率或為25%~30%,而中高端數控機床將成為增長的主力。隨著我國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以及航空航天、汽車、造船、電子等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機床特別是高端數控機床的需求將不斷提升。我國機床行業也將把技術創新作為推動產業升級的戰略措施,以提高產業化水平,促進企業自主創新,實現機床產業的穩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