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一期的《中國汽車工業產銷快訊》統計,截至2010年11月份,納入統計范圍的56家國內汽車發動機企業,累計生產發動機1520.90萬臺,累計銷售發動機1538.91萬臺;與2009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28.53%和30.62%,與上月相比累計產銷量同比增幅分別下滑1.09和0.86個百分點。
從中汽協會發布的當月發動機產銷數據看,11月份分別完成160.61萬臺和155.63萬臺的產銷量,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9.84%和21.94%,同比增幅比上月分別提升2.18和5.37個百分點,單月市場產銷量在接近年底時又一次突破150萬臺;而環比在10月小幅下滑之后,11月分別比上月大幅上漲14.68%和9.71%,表明當前市場并沒有按照傳統的“金九銀十”規律平穩進入年底收官階段。隨著一些政策性因素導致對明年市場預期發生較大變化,相當數量的乘用車發動機企業和部分商用車發動機企業進入11月后,反而呈現年底生產和銷售加速的現象。
11月整體發動機市場進入年底沖量階段
根據生產量統計,截至2010年11月底,總計56家車用發動機企業中,重慶長安、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東風日產乘用車、廣西玉柴、上海通用動力總成、柳州五菱柳機、北京現代、一汽集團、上海大眾、濰柴控股、安徽全柴、神龍和廣汽豐田發動機,位居前11個月累計生產量排序的前15位。與上月相比,前15位企業中的奇瑞、東風日產乘用車、濰柴控股、神龍的名次分別比上月提升一位;安徽全柴、廣汽豐田發動機則分別退后一位,廣西玉柴則退后二位。這一排位變化也反映出,在年底階段,乘用車和部分商用車發動機企業均在沖量,尤其是奇瑞汽車在連續兩個月名次提升四位的基礎上本月又提升一位,體現出當前市場對低價位乘用車比其他價位車型的更加偏好。
市場規模方面,由于產銷量環比增長經歷了9月正、10月負、11月又正的反復和波折上升,截至11月底平均月產超過5萬臺的企業數與上月持平仍為8家,平均月產達2萬臺的企業數也與上月持平為25家,平均月產超過1萬臺的企業數也與上月持平為40家。11月在三個數量級次的生產規模統計上均與10月統計的企業數持平,說明經過市場反復后,截至11月份,市場總體上保持在穩定的格局。
生產集中度方面,累計生產量前5家企業的生產集中度為24.41%,這一數值比上月僅減少0.05個百分點;前12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為48.40%,比上月下降2.82個百分點。前5位企業和前12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均下降,并且后者下滑更多,表明整體市場在進入相對平穩階段后又一次進入熱賣階段,“雞犬升天”的景象再一次出現在市場里。
車用柴油機與全年卡車市場呈同步上升態勢
車用柴油機方面,2010年前11個月,納入統計的25家柴油機企業分別累計完成354.03萬臺和363.04萬臺產銷量,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25.52%和30.20%,這一指標與10月相比分別小幅上升0.45和滑落0.10個百分點。具體來看,柴油機企業中月平均生產量超過1萬臺的企業仍為10家,與上月持平。這10家企業按生產量大小的排名順序是:廣西玉柴、一汽集團、濰柴控股、安徽全柴、東風汽車股份、東風朝柴、昆明云內、中國重汽、江西江鈴和山東萊動。這一排名與上月相比,只是濰柴控股由于市場火爆,排名又上升了一位。
以累計同比生產量增幅這一指標衡量,前11個月表現比較突出(只統計累計同比增幅達50%以上的10家柴油機企業)的企業有東風汽車股份(85.12%)、山東萊動(77.88%)、濰柴控股(73.22%)和中國重汽(55.74%)。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市場再一次趨火,這10家企業中除了山東萊動環比為負增長外,其余9家企業環比均為正增長;單月與上一年同期相比,除了昆明云內1家負增長外,其余9家企業也皆為正增長。
車用汽油機整體處于年底前持續升溫的階段
車用汽油機方面,2010年前11個月,納入統計的41家汽油機企業分別累計完成1166.15萬臺和1175.15萬臺產銷量,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29.48%和30.75%,與上月相比這一指標分別滑落1.63和1.11個百分點,累計同比增幅繼續保持著小幅滑落。具體來看,汽油機企業中平均月生產量超過2萬臺的企業仍然保持了20家的水平,雖然累計同比增幅仍在小幅下滑,但11月當月的環比增幅為12.78%,單月同比增幅達到了17.20%的較高水平。汽油發動機企業整體處于年底前繼續升溫的不常見階段。
前11個月平均月產達2萬臺以上的汽油機企業中,累計同比產量增幅仍然保持在35%以上的企業有:沈陽航天三菱(97.32%)、上汽通用五菱(58.71%)、重慶渝安淮海動力(53.64%)、上海通用動力總成(52.00%)、東風日產乘用車(50.63%)、神龍(50.46%)、上海大眾(41.75%)和奇瑞(3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