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多紡織小行業相比,紡機業有點讓人出乎意料。今年以來,火暴的市場需求讓紡機企業始料不及。中國紡機企業的實際生產銷售情況也從全行業的統計數據中得到了驗證,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紡機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76.61億元,同比增長48.58%,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這成績確實喜人。
一、2010年紡機業大記事:
(一)、高增長。
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無疑是拉動紡織機械產品銷售的直接因素。今年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行業比例最多的分行業依然是棉紡行業,占全行業投資總額的43.58%。我國紡機行業對棉紡設備的依存度高達60%,因此,今年以來紡機行業各項指標的全面回升。另外,今年以來,幾乎所有紡織分類行業產量都有增長,很顯然,紡機設備需求大增。紡機業在今年迎來高增長。
(二)、紡機業奮力轉型。
今年下半年以來,很多抓住國內紡織業轉型的商機,投入打量資金進行精密紡織大圓機研發,取得突破后迅速投入生產,產品供不應求。該產品的研發和投產,填補了國內的空白,使得國內大批量生產高檔精密度面料成為可能。
(三)、紡機行業的產品與原材料價格的聯動機制。
中國紡機業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的發展,無論是技術水平、國內外市場的建立,還是對行業的貢獻率,與當年已不可同日而語,但紡機產品的價格卻始終不能與之匹配。由于長期以來紡機產品價格始終處在較低水平,隨著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社會成本的上漲,紡機行業兩頭受擠壓,利潤僅僅維持在10%甚至5%的水平,長此以往,我國紡機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因此而建立起來的優質優價的價格體系,在真正意義上維護具有知識產權企業的利益。
(四)、2010紡機業升至歷史最高水平。
今年,我國紡機市場迎來了近20年來罕見的供不應求局面。生產企業產銷量大幅增長,經濟效益也明顯提高,目前,大部分企業的訂單都排到明年三四月份。這種情況在往年是不多見的。
(五)、兩岸紡機企業謀聯手做強。
今年10月,在2010兩岸精密機械產業合作及交流會上,兩岸精密機械產業簽署了4份合作意向書。蘇臺兩地機械界有關人士紛紛表達了兩岸紡織行業優勢互補、合作無限的意愿。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蘇臺兩地能夠加強合作,一定會實現雙贏。
二、2010紡機業的發展回顧及2011年市場展望。
在全國工業經濟總結會議上,我們得到這樣一個發展要求:不管形勢如何變化,產品開發必須遵循節約能源、減少用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下游企業產品附加值的原則成為與會代表的共識。同時,生產企業要進一步提高設備的質量和可靠性,縮短與國外的差距,提高紡機產品的利潤率。是的,我們面對今年紡機業火爆的行情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了,針對此,中國紡織網紡機行業人士夏婷說:冷靜是最重要的,自現在看來,紡機旺銷的局面可能會維持到明年上半年,但是受宏觀經濟形勢和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明年下半年的市場走勢很難判斷。
不論怎樣,我們都該為今年的紡機業喝彩,但更重要的,企業應更加關注發展,密切關注和了解紡織行業的市場變化,以便更加準確、有效的安排2011的生產經營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