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4年12月31日(農歷2024年12月1日),星期二訊:下好功夫,扎實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對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確要求,為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切實做好“三農”工作提供了思想和行動指引。
做好“三農”工作,關鍵是人,要堅持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重點圍繞農業產業、人居環境、鄉村治理、新型農民培育等方面,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農村要發展,產業是第一要務,也是農村穩發展的“底盤”。要統籌謀劃,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積極發展適合本地的特色農業,建立聯農帶農機制,加大農業科技投入,聚集生產要素、投資商、專業人才等重要資源向鄉村流動,將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全的產業做成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條,從傳統農業向新型農業、訂單農業、規模農業、現代農業轉變,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吸引群眾返鄉就業創業,將農民培育成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時代“新農人”,讓群眾既富腦袋又富口袋。
農村美是鄉風文明的具體表現。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加強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積極開展移風易俗,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好農村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維護農村穩定安寧。要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緊扣廁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通過美化、綠化、亮化、凈化人居環境,補齊農村發展短板。要多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繁榮鄉村文化等方面用實勁、出實招、求實效,充分運用綏德縣“說事堂”“紅黑榜”等基層治理經驗,調動村民投身鄉村治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發揮鄉村“一約四會”激勵約束作用,用好道德評議、積分制、評選表彰等舉措,樹立榜樣典型,傳播鄉村文明新氣象,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里子”“面子”雙管齊下,促進鄉村“氣質”“顏值”雙提升。
使命呼喚擔當,健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推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走深走實,堅持從農村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才能不斷開創鄉村全面振興新局面。
作者:張丹
單位: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融媒體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