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許昌市農機中心召開全市農機工作會議,總結講評許昌市2022年度農機工作開展情況,表彰先進,安排部署2023年度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2022年全市農機部門緊緊圍繞迎接和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基調,以“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牽引,在“鍛長板、補短板、創新發展”上持續發力,聚力鍛造“忠誠、創新、規范、高效、清廉”的農機工作隊伍,積極在農機化工作中謀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經受住了新冠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的大環境考驗,全市農機化工作整體水平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工作整體圓滿。
會議強調,做好2023年許昌市的農機化工作,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部署,努力開創農機化工作新局面。全市農機部門要自覺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切實找準農機化工作推動鄉村振興的切入點、著力點、突破點,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堅定信心、踔厲奮發、埋頭苦干,筑牢確保糧食安全的農機防線,為許昌市高質量建設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試驗區貢獻農機力量。
會議明確,2023年許昌市農機化工作的主要任務是:聚焦關鍵農時,提高糧食機械化綜合生產能力;用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資金,提升農機裝備水平;發揮薄弱環節項目示范作用,補齊薄弱環節短板。推進機收減損工作,將機收損失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保持全省農機化工作第一方陣的優勢。重點抓好八項工作:一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部署,聚焦高質量建設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試驗區補短板、強弱項,積極扛穩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二是精心組織好農機生產。完善方案預案,加強農機調度,組織好“三夏”小麥機收,繼續挖掘“三秋”生產機械化潛力,力爭作業機具穩步增長、作業能力不斷提高、作業市場穩定有序。抓實機具保障,開展送技術下鄉服務,組織好農機具檢修。健全應急機制,強化農機應急響應,4月底前組織5個糧食主產縣(市、區)進一步完善農機應急隊伍建設成果,保證應急搶收搶險隊伍不少于2支,做到“見人見機見預案”。三是落實好專項補貼政策。抓好工作溝通與向上對接,用好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優化補貼申領程序、方便購機群眾,確保廉潔高效實施。四是大力開展機收減損工作。強化輿論宣傳,樹牢“減損就是增產”的意識,提升糧食收獲質量。落實技能培訓,繼續組織好“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推進報廢更新,報廢老舊機械,促進收獲機械產品提檔升級。五是務實組織農機技術推廣。組織深入基層一線察實情,摸清本地糧油作物機播質量底數,分區域分作物分環節明確提升機播質量的技術路線。繼續支持禹州市、襄城縣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用好薄弱環節機械化示范項目,各地至少組織1 次有規模的現場演示會。六是不斷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開展好工作調研,4月底前組織開展關于農機合作社發展現狀的專題調研,發現、解決好合作社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落實好業務指導,建立合作社動態管理數據庫,探索合作社經營新模式。鼓勵多元化發展,引導農機合作社建設區域性綜合服務平臺,培育“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七是全力筑牢安全底線。繼續抓好平安單位創建,持續推進“平安農機”建設,抓好農機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隱患排查等工作,堅決防范各類農機安全事故。八是持續加強自身建設。強化黨的領導,深化正風肅紀,緊盯行業領域糾治“四風”。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注重任務培養鍛煉隊伍,深入基層,不斷增強干部職工防范化解風險隱患、服務鄉村振興、保障“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本領。
來源:許昌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