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今天有山地農機現場演示,咱們過去看看。”“山坡地上使用拖拉機犁地最怕掉頭時側翻,有沒有能解決問題的新農機?”……近日,徽縣銀杏鎮馬莊村附近的農民三三兩兩結伴而行,趕著去看一場丘陵山地新型農機作業現場展示。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備耕時節,全省春季農業生產工作現場推進會在隴南市召開,來自甘肅省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與會代表齊聚徽縣銀杏鎮馬莊村丘陵山地農業機械展示演示點,觀摩了丘陵山地耕作、覆膜、播種、田間管理、收獲機械展示及現場作業演示。
甘肅省丘陵山區耕地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75%以上。現場,丘陵山地農機裝備作業展示吸引了觀摩代表和附近的農戶。大家興致勃勃地圍攏在原地就能掉頭的履帶式差速轉向拖拉機、“兩頭忙”犁地機等一臺臺適應山地、功能各異的農機裝備周圍,有的詢問農機的效率和價格,有的咨詢農機的使用方法,有的當場就有了購買意向。觀看一臺“兩頭忙”犁地機演示的農民劉潤寶說:“兩頭忙犁地機前后都能操作,最大的好處就是犁地再不用掉頭,解決了山坡上農機掉頭時容易側翻的問題。”
一臺覆膜機駛過,地膜就鋪好了。現場觀看的農民說,機械鋪膜比人工鋪膜精細,還省工。在現場,各式各樣的山地農機具“大顯身手”,隨著這些農機具的推廣,將有效解決今年甘肅省山區糧食生產機械利用率低的問題。
據了解,2022年甘肅省丘陵山區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1.2%,高于全國10個百分點,但區域發展不平衡,受立地條件影響,隴南市機械化率偏低。這幾年,隴南市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強化農機服務體系建設,組建村級農機服務隊,機械化水平得到較大提升。
省農機化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張恩貴介紹,當前,甘肅省農業機械化面臨的主要困難是缺乏適應小地塊和15度以上坡度的農機具,缺乏適宜特色作物和特色種植方式的專門農機具。為此,我們針對現實需求擬出攻關清單,實施了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加大對丘陵山區適用農機具研發的支持力度,推動科研單位和農機企業加快聯合攻關,破除糧食持續穩產增產突出制約,用機械化來種好地、留住人。
此次組織展示演示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共46種80多臺(套),主要是徽縣國兵、新馳森農機合作社購置使用的農業機械,以及甘肅省定西三牛、酒泉鑄隴、甘肅洮河等農機企業研發生產的農業機械,集中展現了甘肅省近年來圍繞丘陵山地開展補短板行動研制生產和引進示范的典型機具。小麥主要有寬幅勻播、覆膜覆土穴播、聯合收獲機;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主要有單體播種、一體播種及膜上播種機、履帶式大豆收獲機;玉米主要有全膜雙壟溝播鋪膜(播種)及平鋪膜機、2行收獲機;馬鈴薯主要有覆膜覆土種植機、挖掘撿拾收獲機;中藥材主要有移栽和挖掘機;丘陵山地適用電動牽引平臺、微耕機、拖拉機及配套機具,均為丘陵山地糧食生產和特色產業發展提供裝備支撐。
省農業農村廳農機化管理處處長劉文武介紹說,今年,甘肅省將積極開展丘陵山區先進適用農機裝備引進研發、試驗驗證、示范推廣,重點圍繞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改進、引進適用收獲機具,集中開展試驗驗證,遴選適宜機具裝備。分區域進行特色產業機械化技術模式、機具系統和運行機制的研究。積極推動智能農機裝備技術創新,示范運用智能化技術、數字化管理,推動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綠色化,幫助農民種好地。
來源: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