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在柳城縣東泉鎮雷塘村上雷塘屯,一臺微耕機正在翻耕土地,一臺甘蔗種植機也在田里忙碌。如今,甘蔗種植開壟、放底肥、放蔗種、覆膜等多道工序都可用機器完成,隆隆的機器聲拉開了這里春耕的序幕。
正在種植的土地有370多畝,是雷塘村村委會副主任劉福連和村民陳肖杰今年剛租下來的。他們從2月1日開始進行春耕生產,請了大型鉤機、甘蔗種植機、微耕機等機械到田里作業。目前,甘蔗種植機一天可以耕種30多畝,費用為250元/畝。如果是人工種植,30畝最少需要30人,而每人每天要150元務工費,成本高,人也難請。
土地平整寬敞,機耕路修到田間地頭,也為實現機械化耕種提供可能。“下一步的培土、施肥等工作,我們也會請機械進行作業,還要安裝滴灌應對干旱天氣。”劉福連說。
據了解,在柳城縣,像這樣機械化大面積種植甘蔗的人越來越多。近年來,該縣積極推進甘蔗機械化種植工作,通過土地流轉,建設雙高基地、高標準農田等方式,優化土地分布,完善水利設施、交通網絡,使甘蔗種植環境更加優化,便于大面積機械種植。據統計,全縣完成2021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5.57萬畝;2022年開工建設5.19萬畝。2022年實施糖料蔗宜機化改造面積4000畝。同時,該縣還認真做好農機安全管理,2022年獲評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主要農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率78.7%,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補貼2268萬元。
來源:廣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