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非常好,去年我家購置了1臺3萬多元的聯合收割機,沒過幾天9000多元的財政補貼款就直接打到我銀行卡上了。”說起國家財政農機購置補貼便民惠農政策,綦江區郭扶鎮雙山村發展糧食和蔬菜種植的家庭農場業主陳元國高興地說。據了解,去年,該區共審核發放農機購置補貼2868筆,補貼金額229.377萬元,撬動農機購置超1000萬元。
據悉,2016年以來綦江結合丘陵山區農業發展現狀,大力宣傳惠農支農政策,持續發揮農機購置財政補貼“杠桿”作用,有效助推了全區農業耕種、收運、烘培、加工、儲藏各環節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該區農業農村部門還通過開展宜機化農田整治、實施農機種養項目示范、培養農機操作維修能手、開展技能競賽、農機合作組織培養等多種途徑,不斷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推動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外流無人種地的難題。
按照《重慶市農業機械化促進條例》和市級財政工作安排,今年將繼續優化執行《重慶市2021-2023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2023年補貼范圍包括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農產品初加工機械、排灌機械、畜牧機械、水產機械、農業廢棄物利用處理設備、農田基本建設機械、動力機械、設施農業設備、其他農用機械等14個大類37個小類118個品目。”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除財政供養人員外,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等農業生產經營者均可向所在街鎮申報,按照“自主購機、公示核定、定額補貼、直補到卡(戶)”程序享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
“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大大增加了發展信心,下一步我們準備增加果園管理機械,提高生產效率。”通惠街道種植業主楊義君說,農機購置補貼激發了經營者投資農業機具發展生產潛力,補貼資金有效幫助業主擴大了再生產。
該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總體來看,由于山區地理環境等原因,綦江區農機化水平還不高,但2022年購置“全喂入自走履帶式谷物聯合收割機”等中型以上農機具明顯增多,單個購機補貼金額從小型具體的幾百元上升到幾千元甚至超萬元,補貼政策在撬動業主投資農機具、提升全區農機化水平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統計,近年來該區農機購置金額穩步提升,2022年全區購置總額超1000萬元,中大型自動化機具比例增長明顯,農機化生產能力持續提升。
“按照生態環保要求和農機具提檔升級部署,有些農機具會退出市場,財政補貼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該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提醒農機購置者,根據國家生態環保要求和農機具行業提檔升級部署,2022年12月1日起購置的柴油農業機械(以發票日期為準)應符合“國四”排放標準,2022年11月30日(含)前購置的“國三”農機產品(以發票日期為準),財政補貼辦理時限截至2023年5月31日,請購機前仔細了解農機產品更新換代享受的補貼政策,按時限要求申領補助。
來源:綦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