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媒體關注安陽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1月12日報道】題:中國建造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的工廠(記者海梅·桑蒂爾索發自北京)
當全世界的領導人前往埃及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以尋找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時,一些實質性的進展卻發生在其他地方。例如,中國在河南安陽剛剛建成了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的工廠。這一過程加速了這種化學品在新一代汽車中的應用。
甲醇,別名木醇,可用于生產塑料。位于河南安陽的二氧化碳制甲醇項目每年將捕獲16萬噸二氧化碳,生產綠色低碳甲醇11萬噸。這意味著在消費鏈的起點和終點都減少排放:所有這些不會進入大氣的二氧化碳將轉化成為比傳統甲醇污染更少的燃料。
中國是甲醇生產、消費大國。不過,上述工業綜合體將引進冰島碳循環利用公司專有的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技術。這家公司自2015年獲得中國汽車制造商吉利的資金支持以來,一直與中國保持密切聯系。吉利是沃爾沃和梅賽德斯- 奔馳等歷史悠久的汽車品牌的大股東,也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動力汽車制造商之一。
特里維尤姆中國公司專家科里·康姆斯表示,該項目“完美地體現了中國表示尋求國際合作以進行高質量、低排放的意愿”。
康姆斯指出:“從長遠來看,中國在碳捕集方面的持續創新至關重要。要在2050年之前將平均氣溫升高保持在1.5攝氏度以內的全球碳中和目標很可能需要對這項技術進行重大發展。然而,今天的碳封存仍然非常昂貴,幾乎沒有機會產生商業收入。創新應用,例如安陽的工廠,或許能推動解決這個問題?!?br />
中國已經設定了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氣候目標。作為這一努力的一部分,該國主導了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包括在甲醇正日益發揮關鍵作用的汽車行業。
與此同時,中國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COP27期間重申了其氣候承諾,以及為實現這些承諾而對多邊主義和合作的承諾。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峰會的發言中表示,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方都堅定地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愿景,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決心和立場不會后退,更不會改變。
來源:安陽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