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趙全營鎮忻州營村基本農田保護區內,農機手通過人機交互界面對播種作業參數進行設置后,2臺裝有農用北斗終端的無人駕駛智能谷物精量播種拖拉機便按照設定的路線勻速前進,施肥、播種、覆土等作業一氣呵成。截至目前,順義區共有240余臺農機用上“北斗導航+無人駕駛”高科技。
近年來,區農業農村局、區農服中心引導興農天力、鑫利、萬順旺等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及農機大戶安裝農用北斗作業監測終端和北斗導航農機駕駛系統終端。無人駕駛智能谷物精量播種拖拉機安裝了衛星接收天線、車載導航終端、行車控制器、液壓閥等裝置,北斗系統的加持,提升了農業作業效率和智能化。
“傳統小麥種植方式播種量過大,浪費種子資源。農用北斗導航無人駕駛系統可實現高效率、高精度、高質量的播種作業。”區農服中心農機服務科工作人員劉秀芹介紹。操作人員可通過無人駕駛智能谷物精量播種拖拉機上的人機交互界面精準控制每畝的播種量,每畝可節約種子2.5公斤左右,有效幫助農戶節本增效。同時可減少錯行和漏行,提升土地利用率。基于農用北斗導航無人駕駛系統的播種拖拉機直線定位精度可達2.5厘米,誤差在3%以內。
安裝有農用北斗終端的播種拖拉機已投入到順義區“三秋”生產作業。北京興農天力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陳國龍表示,今年合作社有26臺農機裝上了農用北斗終端,實現了無人駕駛作業新模式,大大提升了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北京興農天力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農機手丁力民嫻熟地操作設備,“相較于以前憑經驗操作,裝有農用北斗終端的農機更精準、更簡單,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解放。設置種植參數后,便可實時觀測作業狀態。”丁力民說。
據了解,今年順義區冬小麥計劃播種面積12.5萬畝。“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技術的農機已在冬小麥播種過程中得到了示范應用,區農服中心工作人員可通過農機管理調度中心后臺了解全區農機作業情況。“市、區兩級農業主管部門制定了相關政策,引導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安裝科技設備,并給予相應補貼。”劉秀芹介紹。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